一首词引发一场战争

作者:刘希  时间:2007/4/6 16:27:1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粤教版高中第四册选用了《望海潮》这首词,在这首词的背后还有很多故事,你知道吗?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曾经填了一首词《望海潮》赞美钱塘的美景:“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迭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首词恰似杭州西湖的山水一样妩媚动人,江南是繁华的大都会,全国的精华大都集中在这儿,人群熙来攘往,市肆车水马龙,生活灯红酒绿,楼台参差绕郭,一切都是那样的美不胜收。可是这首词背后还有很多故事。
  据记载这首词原是柳永写来赠送给当时在钱塘做官的朋友孙何的。“异日图将好景,归去风池夸。”就是说以后把这繁荣秀美的钱塘景色画下来带回朝廷的话,朝廷肯定是要褒扬他治理有方的。不料,这句话竟然一语成谶,一百多年后,这首被谱为歌曲的词流传到了金朝宫廷,海陵王完颜亮在听闻宫女唱了后心被牵动了,命画师悄悄潜入临安,把西湖美景描绘下来,并在吴山之巅绘上自己策马挥鞭的像,装裱在画屏上。江南美景撩起了他南侵的馋念,决意第二年发兵攻打南宋。同时他还在画上题了一首诗:“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意思是自己要像秦始皇那样统一天下,使车同轨、书同文。江南怎么能在金国疆土之外呢?所以要通过战争把江南纳入版图。
  公元1161年9月,完颜亮做好一切准备,发动六十万大兵,组成三十二个军,进攻南宋。出发之前,完颜亮还趾高气扬地跟将领们说:“我这次出征,多则一百天,少则一个月,一定能扫平南方。”刚开始,在宋国毫无准备且将领懦弱的情况下,他们没遭到竭力的抵抗顺利渡过淮河。接着又先后攻破滁州、扬州城。接二连三的胜利使完颜亮得意洋洋,还填了一首《喜迁莺》词,其中有“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气焰嚣张之极。
  在宋朝方面,绍兴和议以后,宋金双方二十年没有发生战争。这时,宋朝廷主战派是“英雄多故谋夫病”,如岳飞、韩世忠,被害死的害死,老死的老死了。宋高宗和投降派大臣偏安一隅,修筑起豪华的宫殿府第,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早把收复失地的事忘记得一干二净。面对金国的入侵,只有下诏抗议金国背弃盟誓。道义上的谴责并不能阻止金兵的南下,宋朝廷只有仓猝备战,派中书舍人虞允文慰劳采石的宋军将士,鼓舞士气,整顿队伍,排好阵势。
  金兵刚刚登岸。就遭到虞允文。刘锜等的阻击。从进军以来,金兵从没有遭到过抵抗,一下子碰到这样顽强的抵抗,就都垮下来了。同时江面上金军的大船也遭到宋军战船的拦腰截断。纷纷被撞沉。
  采石矶渡江不成功,意料不到的遭到惨败,金国内部又内院起火,金国一些对完颜亮不满的大臣又拥立完颜褒为帝,使完颜亮气得暴跳如雷,把一肚子怒气发泄在兵士身上,将逃回的兵士拷打致死。他想在宋军势力薄弱的扬州去渡江。并且宣布全军畏缩不前的处死。
  金军将士无法忍受完颜亮的残酷统治,没等完颜亮发出渡江命令,就在将领耶律元宜的带领下,趁着黑夜拥进完颜亮的大营,把他杀死。当他听到喊杀声时,还以为宋军到了,猝不及防下中箭倒地,被乱刀砍死。完颜亮一死,金兵也就和宋朝议和后撤退了。从9月至11月,短短的三个月,正如出兵前他说的不到一百来天,这个战争狂人就落得一个身死国危的下场,这也足以让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谁也没有想到这样一首体现纯美文学的词,竟招致金国慨然起投鞭渡江之想,当时就有人作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香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冰山雪人 于04-07 18:48发表评论: 第1楼
  • 好。我读书时古典文学老师梅大圣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