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以情动人
作者:河南省淮滨县马集中学 张健刚 时间:2007/1/4 16:51:44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多读书,尤其是一些文学名著和名家名篇。“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并尝试站在文学的高处审视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对情感的表达,对人物的塑造,能审美地阅读,吸取他人的长处,滋润自己的心田,以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有一种写出精彩句子的方法,那就是做它几回“贼”。不要惊讶,没看错,就是“贼”。月亮她也是个“贼”,她偷去太阳的光辉披在自己身上,把太阳火热,刺眼的光芒转化为具有自己独特风韵的光彩,温柔与和谐并存。但是有谁指责过她,古今中外,倒有不少人赞美过她。这就教会我们要善于指导学生“取他山之石以攻玉”,借用他人的好词佳句,名人名言,精美段落,……然后再加上自己的独特的构思,就会使自己的文章棋高一筹,独领风骚。
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养成勤练的好习惯,随手录下令自己动情的点点滴滴,哪怕是未经任何加工的东西,不时地积累起来,以便将来寻找情感的喷发点。记得有一位名人曾说过:“生活其实并不缺乏美,缺乏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睛。”只要我们教会学生善于发现,就能从普通、平凡的小事中看出较深的意义来,只要善于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就能写出独特而有新意的东西来,学生的作文就能写得具体而有力度,不空泛而又有感染力。这样的随笔多多亦善,并注意珍藏起来。这些学生自己的文章虽有瑕疵,但它们是学生自我成长中最真实的印迹,在一次次翻阅和审视中能学会一点点长大,情感会慢慢积淀起来,并越来越厚重。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写作素材的修改。俗话说,文章不厌百回改。“能改则瑕可为瑜,瓦砾可为珠玉。”子美云:“新诗改罢自长吟。”杜甫被称为诗圣,尚改而后工,至于“推敲”的故事大家更是耳熟能详。好的文章都是多次修改后的结晶,一篇文章写后要指导学生改个三遍五遍,直到满意才罢休。
写文章一定要做到以情动人。陆机在《文赋》中说:“诗缘情。”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也说:“文以情生,未有无情而有文者。”文因情感而发。情感是文章的血液,是文章的生命,情与文的关系极为密切,无论哪种文体,都离不开一个“情”字。“情动于衷而形于言”,只要作者情感的闸门一打开,自然情到笔至,妙笔生花。名家大师们正因为有了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能情满于山,写海能情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有强大的生命力。要指导学生善于发现平常小事所隐含的情感因素,并会深入地思考生活。注意开拓自己的思路,打破单一的思维定势,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亮点,动人处,自由地驰骋自己的思绪,大胆地抒写自己的情怀。敢在作文中用自己的思想遨游,用自己的感情畅想,用自己的心自由地去体验和感悟身边及未来的生活,真正做到以“情”而“文”动,“文”自然是美不胜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