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流行口头禅
作者:霍邱县龙潭镇职中 王明辉 时间:2006/8/9 20:49:5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一、“我自信,我快乐!”
一般来说,成绩差的学生大多是丧失了信心和学习兴趣的,对老师有一种胆怯的心理,在课堂上生怕老师看见他,生怕老师提问,存在着恐惧感,抱着消极的态度听课,学习兴趣是激发不出来的。因此,我在课堂上对差生总是倾注着爱,给差生以热情和关怀。一方面用微笑的脸庞、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怀来感化差生,使差生觉得老师和蔼可亲,对老师既崇敬又无拘束;另一方面,注意讲课的艺术性,运用手势助说话,用图表、板书、教具、模型作演示说明,善于打比方,举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拟设故事情节,引人人胜,以及语言生动,形象微妙传情等方面来牵动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亲切、乐趣中学到知识,这样差生也敢接近老师,情绪饱满,听课也能聚精会神。
常听到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好教育,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却无动于衷。其实,教育效果甚微的症结是老师忽视了感情投入,老师只有热爱学生,学生才能尊敬老师,接受老师的教育。
在讲 《 社戏 》 时,我让好学生查文章写作背景,理解文章的社会意义,却告诉最差的学生,不必听课文分析,只要记住字词,课文写了几个人物,会复述课文大意,就算完成任务了。这样形式上是退了一步,但实际上他上课时忙着记字词、看书、记课文大意,比起陪坐来收获还是大些。课后我给予他们表扬:“兴趣是成功的一半,自信是成功的另一半。自信的学习,你就会快乐,就会有收获。”学生由于紧张劳动带来的兴奋和得来表扬之后尝到的欢乐,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以后,他们经常说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自信,我快乐!”
二、“说你行,你就行!”
这句话我记忆犹新,是发生在《皇帝的新装》活动课中的一件事。我准备请出几名同学扮演“皇帝、大臣、两个骗子、说真话的小孩”,让他们围绕“游行大典”的进行表演,许多同学都在向我竞争“大臣、骗子、小孩”的角色 , 唯独没人去争“皇帝”角色,都说皇帝在游行中要脱光衣服,很难演,不想演。就在活动即将崩溃之际,在众人面前一说话就脸红的赵宏伟竟勇敢地走上讲台,对我说:“老师,我来扮演皇帝吧!只是,我怕演不好。”我在一愣中立即向全班同学宣布:“行!说你行,你就行!皇帝由赵宏伟同学扮演,请同学们鼓掌!”活动课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成功令同学们激动,也令我兴奋。
由此我想到:只要我们坚持“每一个学生都是好的”,那么,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很容易树立这样的信念:“我能行!我一定能行!”当学生本人和他的老师真的相信“他能行”时,他真的就能行。后来,有个学生在他的作文中写道:“老师,您知道吗?自从那次活动课您表扬了赵宏伟同学和您让我们牢记的‘说你行,你就行!’我把它牢牢记在心上,在昨天的体育课上,我竟然跳过了那个被我视为‘庞然大物’的山羊,老师,我成功了,原来,我也能行。” “说你行,你就行!”这句口头禅也在班上传开了。
三、“只要你说,你就对!”
许多人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会马上对它的正确性表示怀疑。但是在我的语文课堂上,我的学生却将它淋漓尽致地演绎了出来。之所以说在语文课堂上这句话,是有其合理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 , 是语文课的特点决定的。语文课不同于其它学科,很多地方是对课文内容的不同理解、评判,“横看成林侧成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且人的思想本身就有差异性,所以其看法也会不同,这就决定了“只要你说,你就对”的合理性。
其次 , 是由学生自身决定的。我们都知道,同学们在一起闲聊,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不同时,会争得面红耳赤,而课堂举手回答的却总是很少。事实上,每个人对某件事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之所以不积极回答问题,是因为大家都有心理顾虑:我的观点对不对?如果错了,老师会不会批评我?同学们会不会笑话我?每当这时,我都会对他们说:“不要将问题‘神圣化’,它就像你在课下讨论的每一个小话题一样,你肯定已有了自己的看法,但是只有当你将它用语言表达出来,你的观点才算真正形成。并且,当你说的时候,也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和表达能力。‘只有你说,你就对’,你还怕什么呢?”
因为长期在课堂上贯穿这种思想,很多同学都慢慢抛弃了顾虑。我发现我上课时不用再花许多力气去专门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了,因为他们想说,就必然会努力去听。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注意,那就是学生回答完后你的评价。请记住千万不要直接说“不 ”, 哪怕他回答得非常幼稚。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方面对他加以引导,要知道,幼稚的想法能由他自己说出来,己经相当的不容易。“万事开头难”,给他鼓励,他将会给你最精彩的回答。
四、“快乐学习,学习快乐!”
这句话是因我的一个学生读书时的样子而起。那天上课时,我让学生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点,正当我在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中穿行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名学生手棒书本,眉头紧锁着在用力读书。我过去对他说:“你如果认为读书很沉重,尝试着快乐一点,轻松一点如何?”他的眉头好歹解开了。可当我转了几圈后,发现他又恢复到了以前的样子,再劝亦如此,方明白他早已形成了习惯。
后来发现其实很多同学都有类似的心理。长期以来,他们都把学习当成了一种负担,心理上有很强的逆反心理。除了那些认为学生是为父母、老师学的以外 ,为自己学的学生想的也是“只有排除万难,咬紧牙关”才能学好。试想,强迫自己去接受自己并不喜欢的东西,效果能好吗?
于是,我对他们说:“快乐地学习,学习自然就会快乐。学习确实需要努力,需要刻苦,但如果你能以轻松的心情来对待它,效果会好得多。比如为什么要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 ? 我们会从优秀的文化遗产、瑰丽奇特的诗篇、令人意气风发、慷慨激昂的散文得到启示。用心去感受,用心去体会,你可以快乐地学习,长此以往,你便能成功。”
类似的“口头禅”我的班上还有很多,长期以来,我的学生们始终充满豪情地说着这些口头禅,思维敏捷,气氛活跃。下面就是我的学生们自己创作的口头禅:
“人生就像窗外的雨,有开始,也有结束。”
“生活是很美妙的,你有没有发现美的眼睛。”
“尽最大的努力,留最小的遗憾。”
“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谁不是哭着出生的呢?”
当你看到自己的学生妙语连珠时,当你看到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时,你难道不感到欣慰吗?
我爱学生们的这些口头禅,你呢?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