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后题海战术依然 莫让学生“改”更累(图)

作者:不详  时间:2006/2/13 18:15:11  来源: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人气:

  一本教科书配备10本教辅教材,尽管学着课改教材,却仍旧要参照非课改教材进行复习……距今年中招考试还剩下4个多月的时间,不少课改实验区的家长在对孩子升学一事格外关注的同时,也在忧心着课改教材习题内容过少会影响到中招考试成绩。那么,课改毕业生的所学课程是否不实用?是否会影响到中招成绩?学生大量进行题海战术,老师参照两类教科书为学生练习是否就能对学生的中招考试助一臂之力? 
  教辅教材更多
  近日,郑州市一些初三学生家长反映,孩子所学的是课改教材,但教材上的练习非常少,所学的内容比起非课改教材来也较为容易,一些知识点甚至都没有涉及。家长担心孩子仅参照课改教材学习、复习会影响到中招成绩。
  在郑州市某中学初三教室,记者看到,学生课桌上摆满了课本、练习册。由于桌子小,不少学生还在课桌一旁摆放着小书架,上面同样放满了教辅教材。一名学生说,这些都是平时他们用来做的习题,基本上如数学、英语等课程,每门课每个学生手里大概都会有10本教辅教材,这些教辅教材上的题可能都会对考学有用。至于休息时间,他说,每天一早要起床,7点20分进班早读,晚上至少要复习到11点,有些同学会学习到凌晨1点钟,但即便如此,这么多教辅教材还是看不完。
  新、旧教材参照授课
  一位教初三毕业班的数学教师说,课改课本的内容比起非课改课本来说的确有不少变化,它没有非课改教材所讲的内容深,更便于学生理解和在生活中实用。而且课改的目的是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因此,课改教材上很少有给学生留下的课后作业,书上的习题学生在课堂上就完成了。为了能和课改的初衷保持一致,她在起初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但这样一来,不少家长找来了,家长觉得教师不负责任,对学生学习抓得不严格。“没办法,我只好重新按照非课改的教学方法给学生布置作业,还找来非课改教材对照着给学生讲课,其实自己也担心,如果考试时有些内容老师没有讲到,影响了孩子们的升学成绩,没有办法向学生和家长交代。”这位老师说,尽管去年中招考试时,我省有首批课改毕业生参加了考试,并且根据考生反映,课改区的试题的确是按照课改的教学大纲出的,没有偏题、怪题,学生基本都考出了自己的水平,但根据中招的经验,老师们也担心考试题会一年容易一年难,如果今年中招仍旧按照去年的考试程度,那老师自然可以松一口气,也没有必要让孩子们每天抱着练习册去做题了。
  试卷不出现偏题、怪题
  按照国家课程改革的目的,推进课改的初衷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改变以往单一死背书、做习题的学习模式,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接受知识。但如今,课改区的学生依旧沿袭着非课改时的学习模式,在大量习题中死记、硬学。一位家长说,孩子尽管在课改区学习,但并没有学得轻松,反而非常累。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据一位教育界人士介绍,2001年起,我省陆续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进课程改革,直到2005年,省内有了第一批课改初中毕业生。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授课方式、学生教材发生变化,对于学生的评价方式也要发生变化。因此,在去年中招考试时,课改毕业生首次由考试成绩与综合素质评定两项来决定其升学的成绩。也就是说,学生即便学习成绩优异,但综合素质能力较差,也不一定就能被优质高中录取。同时,去年是课改毕业生第一年参加中招考试,省教育厅对课改毕业生的升学试卷命题时也强调,不允许出偏题、怪题,去年的中招试卷家长和考生普遍满意,许多对课改毕业生升学能否顺利过关抱着怀疑态度的老师也感到非常欣慰。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王德如说,在去年中招考试之前,确实有不少课改区的初中毕业班在参照新、旧两样教材为学生补习,生怕升学试卷的内容出现学生在课改教材上没有学到的知识。但中招过后,学生的好成绩让学生和家长都非常满意。他说,升学考试就是对学生三年来学习的一次检验,因此,教育厅在去年要求命题时强调,不允许在试卷上出现偏题、怪题,超出教学大纲的试题,超越多数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考得“垂头丧气”。
  题海战术没有必要
  “但毕竟课改毕业生的中招考试只进行过一年,家长和教师有担心可以理解。”王德如说,课改区的考生进行大量题海战术其实没有必要,课改教材以及考试所考察更多的是经过课程改革学习的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灵活性。一道英语题里可能会同时掺杂着物理、化学、数学的内容,因此,单一进行大量练习题的做法对学生的考试未必能够起到作用。
  他说,今年全省的普通高中招生计划预计扩招至65万人,比去年增加5万人,课改区升学试题的难易程度也将和去年持平。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无奈之鱼 于02-18 20:35发表评论: 第1楼
  • 课改,不应该只是奋斗在最前沿的老师改,而也要让那些教育界的最高统帅们改.如果不是紧紧依靠升学这条指挥棒,不紧紧以分论高低,以分讲成败的话,我想课改应该会取得很好的效果.试想,教育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