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美点寻踪

作者:吴小进  时间:2009/4/3 7:20:2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有人说,读郭风的意境悠远的散文诗,有如聆听音乐中的“春之歌”,有如欣赏音乐中的“月光曲”。让我们在这优美的韵律中去探寻《长江》独具魅力的美点吧。
  一、丰富悠远的意境美。文章选择“长江的早晨”这个特殊的意象,先写“长江很早便醒过来”,作者一开头,就没有把长江仅仅当作长江,而是把它当作生命的存在。再写“四月的风吹拂着麦浪似的水波”,作品以宽阔的江面为背景,让四月(联想:从早晨到早春)的风在江面的水波上,而且把水波比作“麦浪”。这样,就不限于江面了,而且伸展到大陆。为什么呢?这篇散文诗写于1961年,此时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祖国的建设蒸蒸日上,作品以饱满的激情描写浦口段长江的壮阔和清新明丽的江天晨景,目不暇接的建设景象,借以讴歌新中国以及祖国所处的那个充满灿烂理想的新时代。文中一再强调长江是“古老”的,这也正表现了我们民族、国家和时代的特点:既古老又年青,借此突出祖国的新生,突出祖国青春焕发。
  二、表达方式的融合美。这首散文诗综合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把记叙、描写、抒情融合在一起。首先,作者记叙他经过南京浦口车站时的感受,但并没有按记叙文的办法,顺着时间顺序,用写实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激动,而是集中写对于长江江面和两岸景观的感受,把长江当作载体,以象征的手法来表现对于祖国的感情。其次,作者的大部分抒情都隐含在描述之中,情绪有起有伏,当他的情绪到达高潮的时候,他就激动起来,情不自禁地直接抒情,唱出了自己对于古老而又年青的祖国的自豪的颂歌: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光辉所照耀,你这样早便醒过来了,水呵,风啊,玫瑰色的曙天呵,我们一起来歌唱我们这个时代和我们祖国的赞歌。
  三、摇曳多姿的语言美。《长江》是散文诗,诗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短句、叠词、复沓等多种手法。如:“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我想,不止是这江面上众多的升帆的货船和鸣笛的汽轮,那来往穿梭的舢板和驳船,不止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不止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这段中“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运用拟人的手法,让没有生命的江,变成有生命的人。连用了三个“不止”,构成了排比句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运用比喻,形象、新颖,富有创造性。同时,这篇散文诗多处出现句子和词语的重复,我们阅读它,只感到优美、舒展,特别具有诗一样的抒情的韵味,并无啰嗦之感。如:文章三次写“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并安排在章节相称的位置上,形成一种对称感,一种反复歌吟流畅抒情的节奏之美、旋律之美。多种手法的运用,既使文章具有诗的凝炼简洁,又使文章具有散文的摇曳舒放,读来抑扬顿挫,音韵铿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