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遗忘与铭记之间——细读琦君《春酒》

作者:浙江台州路桥 章国华  时间:2009/2/19 6:05:0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读琦君的散文是从《眼泪与珍珠》开始的,文中几句话特别让人心软,她说“玫瑰花瓣上颤抖的露珠,那是天使的眼泪。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蚌体内,变成了一粒珍珠。”她的文章,如成年的老酒,不轻易开启,但一旦细品起来,那醇厚的酒香就会羽化出我们那份感受的美好,《春酒》就是这样一坛久违的年酒。
  文中作者在记忆与生活的两端思量了两种酒,家乡母亲酿的春酒——八宝酒,在美国自己如法炮制的八宝酒。面对美国泡制的八宝酒,儿子一句话提醒了“我”,让作者发出了无尽的感叹:“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是什么使得作者对家乡的八宝酒发出这么刻骨铭心的追问,让她魂丝梦牵呢?
  其实,家乡的八宝酒原料很简单,它由“黑枣、桂圆、荔枝、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和两粒橄榄八种原料酿成。但在酒中承载的太多单纯而美好的感情却是不简单的。
  家乡的春酒母亲要泡一个月,可以想象,对大人来说,在泡酒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也许暂时忘了那酒。但对“我”来说,那一个月的等待却充满了幸福的期盼。在这些天,不知“我”有多少个掂着脚的日子,比盼望自己长大还急切地盼望那春酒的发酵;在这些天,当“我”的脚步轻轻划过酒缸,该有多少个日子,痴痴地想着“自己一口喝它三大杯”贪婪的情景呀。酿酒一个月的物理时间是不会变的,但在“我”小孩子天真的世界里,却觉得春酒在“我”热望的眼神里会加快发酵。这种超越客观现实的念头是可笑的,在理性上是荒诞的,但在情感上却是美的,美得单纯,美得充分。在这样等待的日子里,酒的味道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作者已经酿造了一杯纯纯的充满希望与憧憬的心灵之酒。
  然而当酒酿好时,母亲却给“我”小酒杯里只倒一点点。这小小一点酒,喝了是不过瘾的。但正是这种不过瘾,使得母亲怕我喝出鼻血的关爱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假如真的喝它三大杯,酒是喝过瘾了,但母亲关怀我的那份亲情之酒却稀疏了,我们对那份情感的回味也淡化了。所以每次酒都这么少,“我”也特别珍惜,端着闻着,走来走去。舍不得吃呀,可这宝贵得要命的酒却偏偏没喝下,“我”在门槛上摔了一交,一不小心跌倒了,酒倒在衣襟上,只剩下一个空空的酒杯,酒是没了,然而,那小花猫舔了“我”倒掉的酒,竟然呼呼睡了。这一倒好呀,把小猫倒成了一个醉仙,这一醉好呀,醉出了“我”的一份童趣,醉出了成长的一份乐趣,也醉出了“我”和花猫对快乐与喜悦的分享。这一端一倒,不但端出了一份乐趣,也倒出了“我”的一份满足。其实,春酒本身已经不值得珍惜了,珍贵的是这春酒已经酝酿出了一份生活的美好和回忆。酒是没喝,“我”却尝出了一份生活的诗意,快乐已经醉满了心田。这春酒呀,酝酿着对逝去童年单纯时光的无限思念。
  “我”吃酒时,母亲嘱咐“我”只能舔一指甲缝,而“我”没等她说完,早已经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甜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这种充满个性的喝法值得品味。母亲说酒太补了,小孩子喝多了,会流鼻血,这里有一份母亲的关爱,也有她的一份告戒。但那酒也太有诱惑力了,如下文所说“酒香加药香,恨不得一口气喝它三大杯”,我经不住这酒的诱惑,所以偷偷地用指甲缝多舔了几次,这样既满足自己贪吃的欲望,又没有过分违背母亲充满慈爱的告戒,这“偷”偷出了一份浓浓的母女情,也偷出了孩子一份天真可爱的童趣,这是在复杂情感支配下天真纯洁的诗意般的品酒细节。这里,孩子想法的单纯,行动的天真就这样在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中融化开了。
  当母亲邀请邻居喝春酒时,“我”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舔一舔筷子上的酒怎么能过瘾呢?这过瘾呀,过瘾的是自己在大人的宠爱下,那种被喜欢,被怜爱的心理得到了最大的满足。所以每次“我”都一马当先去喝酒,吃的跟蜂蜜似的,还带回一大包东西回家,不是因为家里没有东西吃,相反,“我”家吃的东西很多。其实在孩子眼里,带回来什么东西,喜不喜欢已经显得不重要了,“我”真正想带回的是想和家人一起分享的一份喜悦,一份满足。所以喝会酒时,“我”象模象样地坐在会首傍边,得吃得喝,俨然成了会首的一员,“我”这种被吹捧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会酒结束后,会首分的手帕也是我和母亲一人一块,这使得“我”开心得要命,因为“我”也被当成像妈妈一样的大人看待了,孩子这种情感上被尊重的满足远远超越了手帕本身的价值。
  母亲酿这么好的春酒,她自己滴酒不沾唇,却特别喜欢邀请乡邻来喝,当有人问母亲春酒是用什么宝贝酿成的,母亲得意得像喝过酒似的,乡邻们品出的又何止是酒本身的香醇呢?他们品出了母亲的善良,品出了母亲的能干,品出了乡邻的淳朴厚道。而母亲也不在于自己会不会喝酒,只要自己包容在春酒中的那份贤惠,那份大方,那份勤劳,那份心灵手巧的得意,被发现了,被赞扬了,她就得到了最大的满足了。所以不光是春酒,其他做的新鲜别致的东西,她都很乐意分给别人。那酒如母亲的那份乡情,朴素但浓烈。在对春酒的追忆中,最大的幸福都是来自精神上的享受。这春酒呀,喝出了乡里人那一份民风的淳朴与热情,也喝出了当代社会人际关系中失落的一份和谐。
  作者说家乡大年的前五天是烦琐的拘束的,因为那里有许多封建迷信的色彩,迎神拜佛的小心翼翼,说话吃东西的讲究,所以一过这五天,我就特别的开心,家家户户轮流的邀喝春酒,我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大家友好得亲如一家,我也把肚子吃得鼓鼓的,和小蜜蜂似的,这里,“我”吃出了一份开心,吃出了一份随意,吃出了一份自在自在,也吃出了一份无拘无束。正如琦君在《琴心》一书后记中说:“我只是朴实地用肤浅的文字,传递出我的点滴心声,这一字一句里有我欢笑,我的眼泪,有我对过去不尽的怀念,对未来无穷的希望。”
  “究竟不是道地的家乡味啊,”当家乡的春酒随着现代文明的渗透,只剩下一个个生动的细节,酝酿着记忆的那坛异乡之酒时,与其说作者是对春酒的迷恋,不如说是对春酒中那份难以再演绎的人情味的依依不舍。也许家乡的春酒永远能酿造,但春酒中情感的那份温情却难以追忆。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太多,而是因为他对美好东西遗忘得太多。春酒激起了一种思念,作者思念的是春酒中浓得化不开的人情的温馨与芳香,思念的是春酒中满载童年欢欣记忆的一段怀旧情结,思念的是家乡风土人情中朴实又充满年味的乡土文化。
  而思念的东西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的失落,今天,我们追求太多的物质享受。当春酒中那些和谐动人的细节模糊得越来越美好的时候,渐渐清晰起来的是功利世界中炎凉的世态,淡薄的人情。
  可是叫我到哪里去找真正的家醅呢?作者这句震撼人心的自问,道出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道出了对浓浓乡情的追怀,也道出了现代文明中生活的一种失落。时代的变化,使得作者对春酒中那份美好生活回归的寻找显得遥遥无期,并随思念的加深遥远成了一个越来越古老的神话。
  一份思念,一缕芳魂,《春酒》让我们觉得美好的东西仿佛已经失落,又仿佛依旧在心底。只觉得在春酒的召唤下,琦君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原载于《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5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