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堂课,我们在阳光下

作者:江苏省泰州中学附属初中 王玉华|  时间:2005/2/3 19:21:1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又到了上作文课的时间了。按照计划,这次训练的题目是“走进我的校园”。以前上作文课就是师生们集中在教室里,谈谈方法,讨论讨论选材和思路等问题,然后安排一堂课当堂作文,下课铃声一响,写作活动即宣告结束。因此有同学称这是“灰色的作文课”。每每想到这些,我心里都会产生一阵隐隐的痛:本该开放的作文为什么要变成在一定的时空里“做”文?我们对写作的快乐感觉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陌生?于是一个决定在我的心中酝酿……
  一阵清脆的铃声过后,我满面春风地站在讲台前。
  “同学们,这是一堂作文课。”
  “唉!”学生满脸的无奈在我意料之中。
  “这一次作文的题目是‘走进我的校园’。我想带大家到阳光下去写作。”
  “阳光下写作?”同学们一脸的疑惑。我继续说道:“作文之前,我先带同学们参观校园,然后再作文……”
  我的话还没说完,同学们就欢呼起来。
  我控制了一下气氛,问:“大家先说说参观之前需要作哪些准备?”
  “要带记录本和笔。”
  “要分成几个小组,不能乱、散。”
  同学们七嘴八舌。
  “刚才说的都是物质上的准备,知识上需要准备什么?”
  “老师,参观的时候要抓住主要景点,要注意景物的特征。”
  “观察景物要选好观察点,变化观察的角度。比如远近、俯仰、动静的变化等。”
  “观察时不能孤立开来看事物,要注意环境中事物的相互映衬。”
  同学们懂的知识还真不少!我满意地看着大家:“同学们说得很好,我再补充一点。俗话说:有景无人不精神,有人无景俗了人。人使风景增添了亮色,人使风景增添了内涵。我们学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家不要忘了发掘其中的亮点。现在大家开始分组行动。”
  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像欢快的小鸟飞出了教室……
  时值春日,湛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阳光灿烂地垂照下来,和着春风送来阵阵暖意。这样的美景,忙于功课的学生常常无心观赏,今天他们倍加珍惜这次徜徉在绿树繁花中的机会。看,有的同学在注目沉思,有的同学边观察边记录,还有的同学热烈地讨论交流。我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交流的小组中去,并给以适当地指导。
  几十分钟时间里,我们一起参观了宋代理学家胡瑗讲学旧址“安定书院”、千年银杏、陈毅东进泰州谈判旧址“西山寺”、胡锦涛读书处。我深深感到:我们经历的是一次阳光一般灿烂明朗的写作实践。
  这次写作,学生体验的是快乐,收获的是流露真情的佳词丽句:
  有写“安定书院”的,“……走进庭院,千年遗风,迎面扑来。模糊不清的画像,班驳的字体,更显示出书院的古朴……”
  有写千年银杏的,“……生命因他的沉默而宽广博大,澹然从容,这样的生命永远融不进苍老的气息,这样的生命在岁月的流淌中却愈加清新,愈加富有生机。你曾悲慨人生的短暂,但在这棵树下,你忘却了时间的一划而过,因为你知道了,什么是生命的永恒。”
  有写“胡锦涛读书处”的,“眼前掩映在绿树丛中青砖蓝瓦的教室,即是胡锦涛同志当年读书的地方。踏上楼梯的那一瞬,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停止了谈笑,惟恐惊动了楼上的读书人……”
  ……
  这次写作,我体验的是成功,收获的是写作教学的新思考:
  写作本是生命个体抒写“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实践活动,我们要为其构建宽松的环境,缔造有利的条件,创设相关的情景,提供必要的引导,以促进学生个体生命和谐、自主、健康甚至创造性地发展。
  写作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认知,还要培养其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学会观察,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品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具有敢于交流,敢于表达的精神面貌。
  写作既是抒写生活阅历,也是体验人生,认识人生。每一次写作活动都应是学生自我修正思想,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
  那一次在阳光下的写作,我突破的不仅仅是时空,更是一种理念,迎来的也必将是一个“绿色作文”的春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