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趣味的残缺字
作者:杨树培 时间:2008/11/23 22:35:2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泰山有一块摩崖刻石,镌刻着醒目的“虫二”两个字,这是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才子刘廷桂题镌的。据记载,在比刘更早的明代,被誉为“江南四大才子”之首的唐伯虎有一次游览岳阳楼,被四周的秀丽风光所陶醉,禁不住用笔在墙壁上题写“虫二”两字,最初人们不知是什么意思,后经解释,才知道“虫二”寄寓“风月无边”之意。原来繁体字的“風”字去掉里边的一撇和外面的边儿就剩一个“虫”字,而“月”字去掉四周的边儿就剩下一个“二”字。
游览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花港观鱼”时,细心的游客会发现那里的景名碑上,“鱼”字底部的四点写少了一点。原来那块碑上所刻“花港观鱼”四字为清康熙皇帝手迹。康熙信佛教,崇尚“好生之德”。然而在汉字里,三点为水,四点为火。繁体“鱼”字底部的四点为火“魚”,鱼遇到水而生,遇火必死。康熙皇帝不忍见鱼死,便将碑文中“鱼”字底部的四点写成三点,以示皇恩浩荡,泽被万物。
黄浦江畔耸立着一座31层的大厦,它就是安徽在上海招商引资的窗口——裕安大厦。“裕安大厦”四个字乃当代书法家赵朴初先生手笔,其中“裕”字左偏旁少了一点。赵老是安徽人,对家乡很有感情,也很了解安徽老家还有许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所以他在题写“裕安大厦”时感到家乡离富裕还差一点,故意少写一点,意在激励老乡正视现实,加倍努力。
清末著名书院之一的“溪北书院”建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书院训导学生的场所挂着一块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字儒初)题写的“讲堂”木匾。有意思的是,书院的“书”字缺一划,讲堂的“讲”字又缺了一横一竖两划。有学识的方家认为,这“书”、“讲”两字残缺的含义是书写者独具匠心的杰作。“书”缺一划,隐指浩如瀚海的书是永远读不完的,也可说是书到用时方恨少;“讲”字缺二划,正好是一横一竖,寓意古今中外的知识不论横讲直讲是永远讲不完的,讲解时要少而精,不要面面俱到。既然书是读不完的,就应该学到老读到老,既然书是讲不完的,就应该旁征博引、世世代代讲下去。
参观过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展览馆”的游客,如果留意,便可看出展览馆的牌匾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郭老写的“国”字少了一点。相传这是因为郭沫若先生对洪秀全没有继续进军,使“天国”不完整,深为惋惜,故而有意把“国”字写少了一点。其实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天国的“国”字都少了一点。太平天国首领洪秀全、石达开所铸的圣宝钱,上面“太平天国”的“国”字,中间也是“王”字,而不是“玉”字,洪秀全以此显示“王在国中”。
汉字博大精深,独特有趣。从古今名人的残缺字中,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残缺字后面都有它的深刻寓意和特殊含义,这是其它的文字所不能比拟的,它堪称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