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苗助长”确实要不得
作者:定西日报 时间:2008/1/15 9:06:4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陀传》里说,在长安城西边的丰乐乡,有个叫郭橐陀的人,专以种树为生。他种的树不仅形体优美,枝繁叶茂,而且种下的,或移栽的树没有不成活的。长安豪家富人争相购买他的树苗。有人向他讨教种树的秘诀,郭橐陀回答说:并不是我有什么神秘的本事使树长得茂盛,我只不过是顺着树的天性,导因枝条而使其天性得以充分发挥罢了。树种上之后,恰当调整之后,便不去动它,也不为它担忧。可是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他们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早晨去看看它,傍晚去摸摸它,自己想怎样弯就怎样弯,想怎么曲就怎么曲,全然不顾小树之天性,这样名为爱它,其实是害它。
如今,许多家长在对孩子开展教育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仍然还在“拔苗助长”,想老早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什么“神童”,但到头来结果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违背了规律,害苦了孩子,大大影响了和谐家庭的建设。比如有的家长信奉“自古英雄出少年”,根本不懂教育规律,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就不恰当地强加在孩子身上,或自己青少年时代失去的梦想,想在孩子身上得到实现,大搞提前早知道,让孩子小小年纪,学音乐,学绘画,学舞蹈,学电子计算机,催其早熟,发展多方面的兴趣和特长,且美其名曰“开发儿童智力”,“实施素质教育”,结果使孩子原来仅有的一点学习兴趣丧失殆尽,有的还酿成了家庭悲剧,教训真是太深刻了。
我们知道,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有研究表明,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最佳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年龄,学习乐器也是5岁左右为佳,学习外语应从10岁以前就开始,10-12岁是学习写作的最佳期。因此,什么时候学什么东西,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作为家长而不应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进入家庭教育的误区。前几年,一家青少年研究所进行了一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是日本、美国和中国内地的高中生。统计结果是,日本学生回答“最受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母亲、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105位美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列前三位的是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12000名中国学生答“最尊敬的人”中,父亲列第10位,母亲列第11位,甚至不如一位电影明星。为此刊登消息的《父母世界》杂志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自古提倡孝道,如今且不说孝顺,连尊敬也不可得了。”如果我们要寻找中国高中生“最尊敬的人”中父母排位置后的原因,恐怕教育方法欠恰当难逃其责。为此,我们要奉劝天下为人父母者,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多学习郭橐陀,切忌“拔苗助长”。我想,绝大多数孩子会欢迎父母亲教导的,父母亲的教导一定会得到应有的尊敬,和谐家庭的建设一定会大有成效。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