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绣口弭祸端
作者:安徽省桐城二中 占淑红 时间:2007/11/24 17:01:3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楚国造好云梯,准备攻宋。此时墨子正在鲁(今山东)泗水南岸授徒讲学,闻之而“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郢,楚之都城,位于现在的湖北荆州。泗水之于荆州,相距一千五百余里,十日十夜,目不交睫,夜以继日,风尘仆仆赶来劝阻,甘当和平使者,目的就是要避免楚宋交战,殃及无辜百姓呀!寥寥数语,一位胸怀天下,心系百姓的仁者形象矗立眼前!令人嗟叹,令人景仰!
再者,楚宋之战,如箭在弦,一触即发。墨子前来劝阻,不仅一路上餐风露宿,备受颠簸之苦,而且,一旦劝阻不成,反可能遭杀身之祸。对此,墨子全然知晓。果然,公输盘“诎”,气急败坏,顿生杀机。墨子洞悉其卑劣的心理,说:“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因为,他早有安排,他命弟子禽滑厘率“赴刃蹈火,死不旋踵”的墨者三百余人手持墨子守圉之器,严阵以待,而个人的生死,他早已置之度外。不“仁”,怎能如此? 《墨子经说上》指出:“仁,爱己者,非为用己也。非若爱马。”在墨子看来,平等的无差别的爱本身就是目的,不是手段,更不是统治者笼络人心的工具。在那个战火纷飞、哀鸿遍野的年代,墨子是为数不多的能爱着那些如牲口般劳作出汗的“贱人”的圣徒!无怪乎国父孙中山会说:“古时最讲究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兼爱’与耶酥所讲博爱是一样的。”而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胡适则说:“墨翟也许是中国出现过的最伟大的人物。”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所言不虚!墨子之所以能成功劝说楚王打消贪念,使楚宋两国无辜百姓免遭祸端,他绣口之滔滔雄辩固然功不可没,但他“摩顶放踵利天下”之仁心,更是他解民于倒悬、救民于水火的力量之源,智慧之源。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