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草衔环”的由来

作者:河北魏县第一中学 张晓耕 程保岭  时间:2007/6/17 19:10:3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平时,如果别人对自己有恩惠,往往会用“结草衔环”来表示要感恩报德。为什么用“结草衔环”来表示呢?这里面还有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结草”报恩的典故见于《左传》,据《左传•宣公十五年》上记载:“魏武子有嬖妾,无子。武子疾,命颗曰:“必嫁是。”疾病,则曰:“必以为殉。”及卒,颗嫁之,曰:“疾病则乱,吾从其治也。”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夜梦之曰:“余,而所嫁妇人之父也。尔用先人之治命,余是以报。”
  大致意思是说: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魏武子有个非常宠爱的小妾。魏武子刚生病的时候嘱咐儿子魏颗说:“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她嫁出去。”不久魏武子病重,又对魏颗说:“我死之后,一定要让她为我殉葬。”等到魏武子死后,魏颗没有把那爱妾杀死陪葬,而是把她嫁给了别人。魏颗说:“人在病重的时候,神智是昏乱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据父亲神智清醒时的吩咐。”后来,后来魏颗与秦将杜回交战,两军正在激战之时,战场上突然出现了一位老人,他用地上的草打成了许多结把杜回绊倒,魏颗因此活捉了杜回,秦军大败。当天夜里,魏颗做了一个梦,梦见白天的那个老人对他说:“我是你所嫁的那个妇人的父亲,特来战场上结草报恩。”
  “衔环”的故事则见于《后汉书•杨震传》中的注引《续齐谐记》,据说,杨震父亲杨宝九岁时,在华阴山北,见一黄雀被老鹰所伤,坠落在树下,为蝼蚁所困。杨宝可怜它,就把它带回家,放在巾箱中,每天特意用黄花喂它,百日之后的一天,黄雀羽毛丰满,就飞走了。当夜,有一黄衣童子向杨宝拜谢说:“我是西王母的使者,承蒙仁慈而有爱心的您搭救我,实在是感激不尽。”于是把四枚白环赠与杨宝,并说:“它可保佑您的子孙位列三公,为政清廉,处世行事象这玉环一样洁白无暇。”后来,果如黄衣童子所言,杨宝的儿子杨震、孙子杨秉、曾孙杨赐、玄孙杨彪四代都官至太尉,而且都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们的美德为后人所传诵。
  根据这两个传说,人们就将“结草”和“衔环”合在一起,用来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