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炎附势”的更早出处
作者:吴朝阳 时间:2007/4/15 16:19:0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论语全解·卷二》:“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陈祥道的“全解”中有“彼商鞅附景监,朱博附丁傅,谷永附王凤,其趋炎附势,凡若是者不可胜数……”的话,其中就出现了“趋炎附势”一词。
关于陈祥道,《四库全书》的《论语全解提要》说:“宋陈祥道,字用之,福州人。元祐中为太常博士、秘书省正字……”《福建通志》记载:“陈祥道,字祐之,闽清人。治平四年进士。尝著《礼书》一百五十卷,近臣以闻,诏尚书给纸笔录进,除国子监直讲,终秘书正字。又有《论语解》行于世。”
虽然《四库》的《论语全解提要》和《福建通志》所说陈祥道的字分别是“用之”和“祐之”,而籍贯也有“福州”与“闽清”的区别,但可以肯定是一个人。原因很简单:首先是生活的年代相同,都著有《论语》的“解”和《礼书》一百五十卷,后来做的官一样是“秘书省正字”。第二,闽清属于福州,籍贯的两种写法是详略的差别,并无不同。第三,“用之”与“祐之”一字之差,而“用”与“祐”又是一声之转。
治平四年”相当于公元1067年,假定陈祥道是二十岁中进士,那么他该出生于1048年;如果认为这一推测还有些早的话,那么我们至少可以说他出生于公元1048年之前。他任太常博士是元祐八年(1093),那么应该去世于1094年之后。
至于陈善,尽管“其始末不可考”,但《四库提要》还是提到他的一本《扪虱新语》“末有绍兴己巳善自跋”。绍兴己巳为公元1149年,此时朱熹虚岁二十,而陈善已著书。再根据他与辅广等“南北宋间人”的诗文往来,可推断出陈善很可能比朱熹年纪大一些,但还是同时代人。那么,他的生年可以推测为1120年左右,最早不会早于1110年。因此,陈善显然比陈祥道要小,而且至少要小六十多岁。所以他的《论语全解》中出现“趋炎附势”一词,自然要比《扪虱新语》更早。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