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同步练习19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必修上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1 16:50:1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5250字。

  《芣苢》同步练习
  1.下面各项中加粗词与例句加粗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A.儿已薄禄相 B.不宜妄自菲薄 C.日薄西山 D.薄肖有之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主要运用赋的笔法。
  B.本诗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在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中,展现妇女们集体采摘的欢乐场景。
  C.“采采”形容芣苢生长特别茂盛,“采之”写出采收芣苢的劳动过程。
  D.采芣苢的动作变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
  3.下列关于《诗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大抵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作品。本称《诗》,据传是孔子撰写,汉代将它奉为经典,故称《诗经》,共305首。
  B.《诗经》中的“雅”多是贵族祭祀的诗歌,祈丰年,颂祖德;“颂”则是宗庙祭祀的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我们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的价值。
  C.《诗经》中的“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内容对《诗经》进行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D.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他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齐家、治国、平天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从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消息很快成为热搜话题。有人感叹,几十年前中小学生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也有人问,劳动课怎么上,上什么?①_____________。我们希望孩子们在劳动课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煮饭、洗衣、打扫卫生。
  劳动创造了人。无论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还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②____________。近些年来,青少年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不在少数,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也不少,学生更多在“纸面上、屏幕里”完成“成长”。把劳动单列出来开课,③____________,就是对这类现象的纠偏,具有现实针对性。
  劳动促成价值观养成,使孩子能够明辨是非,这在思想观念多元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