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620字。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调研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8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主题性创作,是指围绕蕴含重要人文思想价值、体现民族精神、影响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展开的艺术创作。它是用艺术的方式对历史和现实进行审美叙事,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以启示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主题性创作也不例外。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戏剧冲突的要求,也是对现实课题的回答。只有回应时代关切的作品才能引起受众的关切,电视剧《苍天在上》和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等曾受到观众热捧,这不是偶然。因为这些作品的戏剧冲突,回应了现实中的课题,是用艺术思考完成的答卷。历史题材创作虽然不直涉现实,但真正优秀的作品都充满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回应着时代的关切。当代精神观照下的历史,是与时代息息相通的活的历史。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纪念,是现实对历史的回应,也是历史在现实的延展。主题性创作,聚焦一个主题、一种题材或一个历史节点,这只是出发点,回应时代、昭示未来,作品才能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
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主题性创作回答了现实课题,解决了现实问题,才能真正融入社会和人生。感应时代的能力钝化,作品则难以担当“回答现实课题”的职能。
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一次新的发现。这是主题性创作的重要经验。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能否产生大作品,是对我们时代艺术创造能力的考验。
从本质上看,脱贫攻坚主题性创作属于农村题材。农业合作化运动曾孕育一批作品,堪称新中国农村题材创作的一次高峰。从《三里湾》《山乡巨变》《汾水长流》到《创业史》,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这些作品展现的完全是新的生活气象、新的人生理想、新一代的农民形象,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之一。此后的农村题材创作,自觉不自觉地从生活厚土中汲取养分,比如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主题性创作是一条有本有源有效的艺术路径。如果不是怀着狭隘的艺术观念,就不难发现,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走的也是类似的路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都是对重大历史事件与重要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叙事。《红楼梦》虽然采取了虚构的艺术手段,但仍然是对一个大家族的历史事变的艺术写照。这些作品有主体事件支撑,有对事件的主题提炼,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立像以尽意。这些经典传之久远,对我们今天的主题性创作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表现历史和现实事件的重大性,应当呈现这些事件发生的必然性,体现的精神向度以及对未来的作用。这需要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只有在大历史观中才能把握其内在逻辑,才能触摸到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到的历史内容”。这方面,电视剧《长征》等完成得不错,既表达出历史自身的矛盾运动之动能,又传达了中华民族从深重灾难中突围的坚定意志,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道义。
大历史观是一种眼界,也是一种眼力。有没有大历史观,直接影响作品的格局和气象。创作者心怀大历史观,作品才能呈现更多激情与生气。
(摘编自张德祥《主题性创作——推出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
材料二:
以女性为主要角色和受众,聚焦女性故事,探讨女性议题,是“她故事”的鲜明特征。从古装剧《武则天》《后宫•甄嬛传》到都市剧《都挺好》《安家》等,电视剧里的“她”大多被塑造为独立、果敢、有行动力的女性,这些电视剧在赢得高收视率的同时,也一次次将女性话题推进大众的视野。
问题是,这样的“她故事”真实再现了社会现实吗?她们的职场成功真的是依靠自己的独立奋斗吗?在《都挺好》中,苏明玉的助力者是“完美父亲”蒙总;在《安家》里
1.下列关于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题性创作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以启示未来,因此只有主题性创作才能反映现实、观照现实。
B.主题性文艺创作,只要聚焦一个主题、一种题材或一个历史节点,作品就能赢得当代观众的青睐。
C.脱贫攻坚创作不属于主题性创作,《三里湾》《创业史》等作品不同于传统的乡土文学,它们是当代文学史的重要收获之一。
D.《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艺术化叙事,这些作品有主体事件支撑。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主题性创作要能回答现实课题,关注现实问题的解决,创作者要有格局和大历史观。
B.因为主题性创作要起到启示未来的作用,所以只能用审美的眼光对历史和现实再发现。
C.跳出套路,刷新当代人对“她形象”的认知,创作代表我们时代的“她故事”需要创作者的努力。
D.如果我们过度关注收视率、点击率与网络话题度,会使艺术创作思维向产品思维妥协。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主题性创作”的一项是( )(3分)
A.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电视剧《山海情》
B.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觉醒年代》
C.以扫黑除恶为主题的电视剧《扫黑风暴》
D.以爱情为主题的电视剧《你微笑时很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你认为优秀的作品创作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生活实际加以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青绿色的皮肤,圆滚紧绷如一面鼓的肚子,都显示出丽贝卡体弱多病、忍饥挨饿的历史甚至要比自身的年龄更久远,然而食物端上来的时候她却任凭盘子搁在腿上尝也不尝。丽贝卡过了很久才融入家庭生活。她总是缩在家中最偏僻的角落,坐在摇椅上吮吸手指。数天过去,她什么都不肯吃。谁都无法理解她居然没有饿死。后来印第安人发现她只喜欢吃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的石灰墙皮。乌尔苏拉发现后,在院子里洒牛胆汁,往墙壁上涂辣椒油,相信用这些办法可以遏制她的恶习。然而丽贝卡在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