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九年级语文二模试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中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0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30 17:56:3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7050字。

  九年级试卷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20分)
  班级开展“风之韵”活动,请你参与。
  1.小组同学对汉字“风”进行了探究,请阅读后完成任务。(6分)
  甲骨文中,“风”写作“   ”,像一只长尾有冠的鸟,是借用了“凤”字,被人们赋yǔ了很大的神性;在小篆中,“风”写作“   ”,这时,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自然,认为风能催生万物,风动虫生。从“风”的字形演变,我们可以看出:             ▲            。
  后来,“风”的字义丰富起来。“风俗”“(  ▲  )”等词指在社会上形成的风气和习惯,“风度”“(  ▲  )”等词则指向人的言谈举止、气质品格等。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冠(  ▲  )          ②赋yǔ(  ▲  )
  (2)依次填入括号处的词语,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  ▲  )(2分)
  A.风土   风光        B.风尚   风骨         C.风格   风气        D.风采  风水
  (3)在横线处补写合适的句子。(2分)
  ▲                                   
  2.小组收集了有关“风”的诗句,请用古诗词原句填空。(6分)
  (1)潮平两岸阔,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2)      ▲        ,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千磨万击还坚劲,      ▲        。                             (郑燮《竹石》)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请另写两句关于“风”的诗句:     ▲     ,     ▲     。 (不得抄写本卷的诗句)
  3.小组同学对“风”的雅称进行了探究,请阅读后补充完整。(5分)
  风的雅称 出处 特点 探究结论
  (1)  ▲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北冥有鱼》) 暴风盘旋 (4)   ▲  
  灵籁 阴壑生灵籁,月林散清影。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 (3)   ▲  
  (2)  ▲  玉霜冻珠履,金吹薄罗衣。
  (乔知之《从军行》) 秋风凉爽
  4.小组围绕“国风”展开了讨论,请你参与,补全对话。(3分)
  小石:提起“国风”,你会想到什么?
  小清:我会想到《诗经》中的“风”“雅”“颂”。“风”又叫“国风”,指(1)      ▲      。
  小石:我会想到当下流行的“国风潮”。很多设计师将龙凤、汉字、山水等中国元素用到服装设计上,让“国风”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
  小清:不过,我也发现当下有些设计者为了博人眼球,打着“国风”的旗号,粗制滥造。
  小石:所以,对待“国风”,我们既要(2)       ▲       ,又要(3)       ▲       。
  二(46分)
  (一)阅读诗文,完成5-8题。(16分)
  答李伯鱼桐竹
  [唐]张说
  结庐桐竹下,室迩人相深①。
  接垣②分竹径,隔户共桐阴。
  落花朝满岸,明月夜披林。
  竹有龙鸣管,桐留凤舞琴③。
  奇声与高节,非吾谁赏心。
  (选自《全唐诗》)
  [注释]①相深:彼此结交很深。②垣:院墙。③琴:传说神农“削桐为琴”。
  西山桐竹志
  [北宋]陈翥①
  庆历八年冬十有一月,咸聱子陈翥治地数亩于山之南,其下旧有水竹之苗。陈子以厥②土惟黄壤,非桑之宜,堪桐与竹耳。始其谋,而童氏谓曰:“吾谓植数亩桐竹,不如植桑。且以桑一年一叶,质之以买桐竹,可数倍矣。桐竹岂为生之急务乎?”陈子默然不对,卒皆植桐与竹而已。自谓曰:“农圃之事,余岂不能为哉?昔齐豫章王于郡起山,列种桐竹,号桐山,武帝幸之,置酒为乐。吾虽布衣孤而且否亦心有所好焉。夫竹岁寒不凋,所以坚志性之操也。桐识时之变,所以顺天地之道也。俟桐茂竹盛,则当列坐石,命交友,谈诗书,论古今,以招凉乎其下。俾③后之好事者观之,知陈子虽无桑梓起家之能,亦有虚心待凤之意。其豫章、子猷④之俦乎?”乃自号桐竹君。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