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I卷)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5/28 20:54: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1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230字。

  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新课标I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3.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描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高悬于艺术馆大厅之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驻足时不断发出的唏嘘声中,一幅跨越千年历史、饱经沧桑的巨作正以沉静的姿态接受着众人的审视,俨然流露出无形的肃穆与庄严。不约而同的是,围观群众大多紧蹙眉头以倾诉自己的不解。当采访者递出问及评价的话筒时,得到的却是出奇一致的回答:
  ②“这是一幅‘丑书’无疑。”
  ③这幅被众人斥为“丑书”的作品,叫做《祭侄文稿》,作者是楷书大家颜真卿。同时,它也曾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④谁也不会想到,一千多年前的一个寂静而平常的夜晚,那个曾经对玄宗忠诚不贰、曾在贵妃膝下承欢的“老实人”安禄山竟“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一场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由此爆发。皇帝出逃,贵妃自缢,各地首将为求自保鲜有应者。在来势汹汹的叛军面前,颜真卿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果断起兵讨伐叛军,与其少子颜季明双双罹难,颜氏一门被害三十余口,“父陷子死,巢倾卵覆”。作为从弟,颜真卿悲痛欲绝;作为叔父,他更是悲愤交加。冒着巨大的风险,不顾个人安危,他一定要携得其侄首骨归葬!援笔作文之际,他情不自禁,一气呵成写就这篇“笔法凌乱、涂改冗杂、似乎毫无章法与美感可言”的《祭侄文稿》,以悼念他那年仅十九岁却为国捐躯的侄儿,颜季明。
  ⑤据说,因太过悲痛,他创作这篇悼文时几经昏厥。每一处凌乱的涂改背后,都可以看见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强忍着痛苦,用不断颤抖着的手写下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汉字,又无数次握不住笔杆任由其从手中滑落,绝望地伏案为他最亲爱的侄儿痛泣;每一段粗细相杂的线条,都包含着他对这满门忠烈为国捐躯之悲壮的感动与愤慨……这篇《祭侄文稿》“一字一泪,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我们很难想象,究竟是何等之悲,竟让一代楷书大师情不自已地用汪洋恣肆的行书毫不保留地宣泄内心的情感。而正是在这些情感的涵摄下,这幅书法作品的艺术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引发了无数人的共鸣,造就了它“天下第二行书”的称誉。
  ⑥而如今,它却被烙上了“丑书”的标签,挂在了众人心中无法逾越的“高墙”之上。
  ⑦我们总能很明显地感受到,身处日新月异的时代洪流中,有太多的艺术之美被我们主动地、自愿地、“兴高采烈”地忽视。我们总是对那些肤浅的、表面的、愉悦性的作品大加赞赏,却失去了发掘深层次的艺术之美的耐心与责任。我们以文笔平淡、文风庸俗、缠绵缱绻的网络小说为美,以旋律东拼西凑、歌词华而不实的流行歌曲为美,以当代书法“大师”为博眼球、哗众取宠而故作玄虚的“吼书”“射书”为美,却读不透《活着》中对苦难一视同仁的高尚之美,听不出《命运交响曲》中对不公的不屈不挠的抗争之美,更看不见《祭侄文稿》背后痛悼颜家忠烈的悲怆之美——因为我们不肯沉下心来,不肯以平和、求美的态度审视艺术,发掘作者在艺术作品中用心打磨出的美;因为我们被物欲深埋,只追求表面的浮华和内心的愉悦——我们的审美认识不断消解,我们的审美趣味不断降低。我们终于不能发现艺术作品中的深刻内涵,终于不幸地酿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因《祭侄文稿》笔法凌乱、涂改冗杂、似乎毫无章法与美感可言,围观群众大多将其视作“丑书”。
  B. 在安禄山的叛军面前,颜真卿的从兄颜杲卿与其少子颜季明果断起兵讨伐叛军,最终为国捐躯。
  C. 一代楷书大师用汪洋恣肆的行书宣泄内心的情感,造就了《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的称誉。
  D. 真正的艺术作品拥有深刻的思想意蕴,能流芳百世,名垂青史,带来与众不同的“美”的享受。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第①段中的围观群众都不约而同地有着近似的“紧蹙眉头”的表情,是因为他们认为一幅跨越千年历史的著作不应该如此杂乱无章。
  B. 第③段先后列出“丑书”和“天下第二行书”两个同一作品的不同称号,将今人的艺术鉴赏力与古人对比,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引人深思。
  C. 第④段中,作者用两个“作为”分别展示了颜真卿在不同身份下对颜氏父子罹难的感受,这更加坚定了他寻找尸骸、创作《祭侄文稿》的决心。
  D. 作者从《祭侄文稿》事件联系到社会现状,批驳了现代人被物欲裹挟的浅薄浮躁之心,最后提出我们应冲破物欲的桎梏,充分挖掘经典作品背后的艺术价值。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第七段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A. 某短视频博主耗费数年时间搜集各方食材还原《红楼梦》中美食获得大量点赞。
  B. 某店主因售卖十元三包速溶咖啡在网络走红,引发众多网友跟风前往排队购买。
  C. 某网络文学作者为其刚刚创作完成的新书举办签售会,购书、求签名现场人满为患。
  D. 某音乐人为讽刺当下乐曲创作风气而刻意创作的一段“口水歌”在短视频平台爆火。
  4. 请简要梳理文章第⑧段的论证思路。(4分)
  5. 语言文字运用I所引文本节选自一则新闻报道。请结合本文观点,为该报道写一则短评,谈谈你对在中国举办“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爷爷
  莫言
  ①我姑姑是我大爷爷的女儿。我大爷爷是八路军的医生。他先是学中医的,参军后,跟着诺尔曼•白求恩,学会了西医。白求恩牺牲后,大爷爷心中难过,生了一场大病,眼见着不行了,说想家想娘了。组织上批准他回家养病。他回到老家时,我老奶奶还活着。他一进家门就闻到一股熬绿豆汤的香气。老奶奶赶紧涮锅点火熬绿豆汤,儿媳妇想帮忙,被她用拐棒拨拉到一边。我大爷爷坐在门槛上,焦急地等待着。姑姑对我们说那时她已经记事了,让她叫“大”她不叫,躲在娘背后偷着看。姑姑说从小就听娘和奶奶唠叨爹的事,终于见到了,却觉得好陌生。姑姑说大爷爷坐在门槛上,脸色腊黄,头发长长,虱子在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