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090字。
绝密★考试结束前
2023学年第一学期杭州S9联盟期中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3 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博物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千里江山图》展出,到舞蹈《唐宫夜宴》演出;从《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的热播,到考古文创产品的流行;从湖南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到“敦煌女儿”樊锦诗捐款千万支持敦煌学研究……近年来,相关话题一次次进入大众视野,点燃人们对博物馆等传统文化的热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文物的价值,不仅体现为历史的厚重、艺术的造诣,还凝结着文物创造、流传的经历,以及修复的过程、内涵的阐释,共同营造出“文物之美”的多重维度。通过观看文物展示、掌握文物知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观众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迈向新时代,博物馆要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就是让珍藏的艺术瑰宝、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了解,同时也让人们在与文明的交流、与历史的碰撞中,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得到心灵上的持续滋养。这就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博物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均等、普惠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开放共享,通过博物馆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不断优化博物馆服务供给,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发挥博物馆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博物馆不仅仅是陈列过去,更是启示未来。让文物活起来,融入社会时代发展,离不开对文物价值和意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作为新价值时代中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一环,博物馆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城市不同的元素吸纳整合,充分发挥特殊的价值,多元化、立体化地塑造城市品牌,将区域或城市的比较优势扩大为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为城市的发展积累无形的资产。这意味着,博物馆要更好展示展览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文化传播,在吸引人才、资金和社会力量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文化滋养,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也在不断扩充,博物馆作为承载城市文明的资源宝库,也逐渐成为城市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的高品质、精准化场景。期待各地充分用好博物馆这个大学校,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百姓,让人们在回望历史、感受灿烂文明成就中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摘编自王小梅《让博物馆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材料二:
博物馆是大家都熟悉的,它们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各地方都很重视,也都是尽其所能地营建,务使之成为一地的地标。因此,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大多具有庙堂气质,可以称之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圣殿”。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观了家乡城市新近完工的博物馆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迈向新时代后,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城市化进程中的年轻人脱离了家乡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背景,他们的乡愁只好从博物馆中得到寄托。
C. 现代工商业大潮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的乡村社会,冲击着乡愁文化,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D. 充分用好博物馆这个大学校,不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还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通常是一个地方尽其所能营建的,往往是一地的地标,有“文化圣殿”之称。
B. 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
C. 家乡博物馆是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展示为特色的,能够让参观者更容易形成共鸣。
D. 若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
3.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的一项是( )
A. 2017年9月故宫博物院展出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B. 2021年河南的春晚中表演舞蹈《唐宫夜宴》。
C. 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以馆藏文物“铜奔马”为原型制作出了玩偶“马踏飞燕”。
D. 2023年曾捐款千万支持敦煌学研究的樊锦诗的名字被用于一颗小行星的命名。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 若你成为博物馆馆主,将如何促进博物馆的发展?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错误。依据“工商业、城市化、高科技,并不必定要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矛盾”,可知工商业、城市化、高科技未必会阻碍传统文化的发展,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各题。
渔 娘
侯发山
老爹死后,渔娘就守着老爹的两孔窑洞,留了下来。她说,她已经跟母亲有了解不开的缘分,她要在这儿终老一生,陪伴母亲。
她说的“母亲”,指的是黄河。
这一段黄河的河长,也就是镇里的朱书记,不忍心她一个大姑娘家整日与风浪作伴,说要在县城里给她找个工作,她拒绝了。朱书记让她放心,说她走后,镇里会安排其他人接替她。她还是没有答应。她说,我跟老爹一样,喜欢这里,不要报酬。听了她的话,朱书记心里既欣慰又难过,知道她承袭了老爹的脾气,也就不再坚持。朱书记虽是河长,但镇里的工作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