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1742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强基联考二语文试题卷
2024.01
温馨提示:全卷共三大题,满分为120分,其中卷面分为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活动一:诗文解“风骨”,厚韵气自华(40分)
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
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
一【甲____】造化荒天默
一【乙____】风骨擎天破
谁来续至尊和传说,
不费尔等的笔墨
全由我
——苏见信《风骨》歌词节选
1. 根据以上歌词的内容,为其中“风骨”一词选择恰当的释义。( )
A. 体格健硕,举止放荡 B. 刚正坚韧,风度独特
2. 为【甲】____【乙】____两处选择贴切的词。
A.炉 B.身
3. 如果要从《儒林外史》中选择一个人物作为风骨的代言人,你会选择谁?结合相关情节陈述理由。
【答案】1. B2. 甲A
乙B3. 举例:王冕王冕性情孤傲,蔑视权贵,远离富贵功名。知县来请,王冕也不赴约;朝廷征聘王冕做官,他连夜逃到会稽山,在此隐居终老。
【解析】
分析】
【1题】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风骨”本意是:①指诗文书画中雄健有力 风格。②指人刚强不屈的品格。根据“宿命荒芜,至少我有风骨/岁月淹埋,休想把我沉浮”可知,“风骨”这里有刚正坚韧之意;根据“谁来续至尊和传说,/不费尔等的笔墨/全由我”可知,“风骨”这里有风度独特之意;
故选B。
【2题】
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
A.一炉:全炉。熔炼的炉次,每次的熔炼量 。
B,一身:全身。
甲处,根据“一【甲____】造化荒天默”语境分析可知,“炉”富有空间感,与“造化”搭配得当;故选A。
乙处,根据“一【乙____】风骨擎天破”语境分析可知,“身”能体现整个人盛满正气凛然人,与“风骨”搭配得当;
故选B。
【3题】
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理解。从《儒林外史》中选择一个具有风骨 人物,结合相关情节陈述理由即可。
示例:我选杜少卿。
理由: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4. 请你对以下诗文中的“文人风骨”进行梳理。
整理单
风骨 诗句 理解
坚定志向 ① ? ②(秋瑾《满江红》) 即使无人赏识、无路可走,依然坦然面对。
僵卧孤村不自哀, ③(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甲处:______________
(用转折复句写出你对这诗句的理解)
积极乐观 ④ ,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处:半生漂泊,依然用酒来wèijiè( )自己的内心。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 ⑤(辛弃疾《太常引》) 不畏艰难,精忠报国,表达收复失地的决心。
⑥ , ⑦(陈与义《临江仙》) 在笛声中追忆前尘往事,抒写对故国的一片丹心
坚守自我 不义而富且贵, ⑧(《论语》十二章) 富贵若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⑨(周敦颐《爱莲说》) 丙处:即使深陷nínào( ),绝不会“近墨者黑”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⑩
(王安石《登飞来峰》) 正确认识事物,就不被事物假象迷惑。
(1)补充诗句。
(2)补充“理解处”甲乙丙三处的词语和句子。
【答案】4. ①俗子胸襟谁识我?②英雄末路当磨折③尚思为国戍轮台④酒酣胸胆尚开张⑤直下看山河⑥杏花疏影里⑦吹笛到天明⑧于我如浮云⑨濯清涟而不妖⑩自缘身在最高层
5. 甲处:陆游虽然已病入膏肓,时日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