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8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3/20 19:43:2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5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23400字。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日本学界借助《狂人日记》的“鲁迅原点”重构,为鲁迅研究打开了非常广阔的天地,本土鲁迅研究亦受益良多。然而,《狂人日记》不仅是“鲁迅”诞生的起点,还是中国现代小说和新文学的发端,那么回到《狂人日记》的本土原生场域,以时间为轴,打通文本内外,才是我们理解鲁迅“起点”“原点”的关键,也是把握中国现代小说、现代文学“起点”的钥匙。
  《狂人日记》是从“很好的月光”写起,也可以说,鲁迅的新文学,中国现代小说也都是从这个月亮开始。鲁迅特别钟爱月亮,最早发现这一命题的就是日本著名诗人、翻译家佐藤春夫。他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发觉“月光的描写与少年的生活”是鲁迅小说里的重要表现。1947年增田涉写成《鲁迅的印象》。尽管佐藤春夫和增田涉都只是泛泛谈及鲁迅笔下的月亮意象,但两人的鲁迅译文流播很广,甚至后来的很多鲁迅研究者都受此启发。田村俊裕就援引佐藤春夫和增田涉的发现,聚焦《狂人日记》中的月亮,强调鲁迅经由日本而发现的“西方的月亮”。田村俊裕认为:“此处的月亮象征着‘不吃人的人’,即狂人所说的‘真的人’的眼睛。狂人正是由于仰望了月亮——真的人的眼睛,被洗却了心中的污浊,而顿然醒悟——发狂。”而且,他还进一步推测,“《狂人日记》中关于月亮形象的描写,很可能受了西方人月亮神的影响”。在西方文化中,圆月拥有使人发狂的魔力。伊藤虎丸则沿着田村俊裕的思路继续展开,也认可月亮是主人公“发疯(觉醒)”开始的契机。月光虽然作为开端,仍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存在,依然是“发疯——觉醒”阐述框架和逻辑的体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研究者也有类似的思路,陈思和对此有详细阐述:“启蒙是从‘光’开始的。在这里,鲁运用的是月光,月光照亮了狂人,使狂人由此而觉悟,现实意义上他发疯了,精神意义上他是被启蒙了,他觉醒了,他也成了启蒙者。”但问题在于,该如何解释“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这种彻底的今是而昨非的感觉?更为关键的是,回到文本自身,很难解释日记中月亮的时有时无。
  月亮是绍兴辛亥年光复革命时的月亮,它构成《狂人日记》如何书写的开端起点,是我们理解作品世界的基本前提。借由绍兴光复时的月亮,我们找到了时间之匙,从而打开进入作品内部世界的通路。小说中的“三十多年”显然不是随便选取,而是作家借狂人表达他人生一个至关重要的时间节点,对于1881年出生的鲁迅而言,三十多年对应的就是1911年,这一年的10月10日,即阴历辛亥年八月十九日,武昌首义民国肇生的革命在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后来被称为“辛亥革命”。鲁迅在《阿Q正传》第七章“革命”部分,对时间细节的把握相当精确,“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褡裢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至于革命党,有的说是便在这一夜进了城”。
  日记的开始,月光除了隐藏着时间符码,还明示了情绪表达。“精神分外爽快”是鲁迅光复革命时极其真实、也极为正常的情绪状态。要论疯或狂,应该如是理解,多年的憧憬——似乎难以企及的梦——突然实现时的欣喜若狂,就像杜甫诗中“忽传收蓟北”而“喜欲狂”“纵酒放歌”,这也是“狂人”之“狂”的第一层含义。不过,主人公精神分外爽快的同时,伴随着紧张、不安与担心,“然而须十分小心”,“我怕得有理”。大多数人内心惧怕这数千年未有之巨变,害怕新制度和国体的“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日本学者以月亮意象为切入口研究分析《狂人日记》,其深刻论述对后来的研究者产生了深远影响。
  B. 作者以对辛亥革命时间和小说中“三十多年”的考证分析,来确证月亮是理解绍兴光复的关键意象。
  C. 作者认为狂人的“狂”既体现了鲁迅对革命到来的欣喜之情,也隐喻当时多数人对革命者迫害之深。
  D. “民元”一词既体现了鲁迅对绍兴光复这一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也蕴藏了他对于革命理想的追求。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鲁迅对时间细节的精当把握,是研究者对其作品建立文本内外联系的前提。
  B. 第四段以杜甫的诗句为例论证《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及其表现隐含鲁迅的情绪。
  C. 以鲁迅作品写作时间标识的变化来揭示鲁迅对历史事件的态度,是文史互证的范例。
  D. 作者认为对《狂人日记》重要意象的理解,是理解“革命鲁迅”“新生”的“起点”。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本文分析的鲁迅作品月亮内涵的一项是(   )
  A. 鲁迅《别诸弟三首•辛丑二月》:“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B. 鲁迅《故乡》:“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C. 鲁迅《白光》:“月亮对着陈士成注下寒冷的光波来,当初也不过像是一面新磨的铁镜罢了,而这镜却诡秘的照透了陈士成的全身,就在他身上映出铁的月亮的影。”
  D. 鲁迅《社戏》:“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4. 如何理解“国内研究者也有类似的思路”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 本文是一篇文学评论,请简要分析其评论思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来确证月亮是理解绍兴光复的关键意象”错误。由原文“月亮是绍兴辛亥年光复革命时的月亮,它构成《狂人日记》如何书写的开端起点,是我们理解作品世界的基本前提。借由绍兴光复时的月亮,我们找到了时间之匙,从而打开进入作品内部世界的通路”可知,确证的是月亮是我们理解和进入作品世界的关键意象,而不是“理解绍兴光复的关键意象”。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道格拉斯(节选)
  葛水平
  雨下大了,雨把满世界下成了水,日本兵是顶着淌着水来马村的,马上坐着龟田小队长。马村户户遭殃,什么也没有搜出来,日本人把马村的大小老少集中在了村尾上的涝池边,连怀里抱着双生娃的王广茂的婆娘倪月月也被鬼子逼来了。
  雨把马宝贵和王广茂濡得黑瘦了些许,一夜没有合眼。①马宝贵透过雨帘看到马上的龟田在笑,那笑在雨中听起来像拧住了的绳子。龟田指了指维持会长马宝贵,要马宝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