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插秧歌》同步练习15
- 资源简介:
约5920字。
6 芣苢/插秧歌
基础过关练
(2023山西大同一中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诚实劳动能实现人世间的美好梦想,破解发展过程中人们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劳动,生命里的一切辉煌也就无从铸就。人们耳熟能详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也从惜物的角度,提醒我们珍视劳动的价值。(1)只要珍视劳动的价值,就能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但是,一些人对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的认识存在偏差。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一定程度存在着“重书本教育、轻劳动教育”的倾向。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学校肩负重任。如何创新机制、优化模式,让劳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是一道现实考题。一方面,学校应真正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2)学校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学生也必能认真对待劳动课。另一方面,要因地制宜,编制相关课程内容。各校有各校的校情,不可盲目照搬。(3)多措并举,春风化雨,才能把劳动的种子深植在青少年心中。
其次,要重视家庭教育、社会引导。在学校的劳动课程之外,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同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家务,让他们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意识,(4)而孩子有了热爱劳动的意识,将来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进而言之,只有在全社会倡导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5)让热爱劳动蔚然成风,青少年才会在潜移默化中深化对劳动的理解,真正以劳动为荣。
1.请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含有条件关系的排比句,可适当增删、替换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文中画横线的五处句子有三处存在逻辑推断问题,请找出其他两处。并参照(1)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
(1)珍视劳动的价值和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没有必然联系。
(2023安徽合肥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2022年秋季开学起,劳动课将从中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完全独立出来,正式成为一门独立课程。这一消息很快成为热搜话题。有人感叹,几十年前中小学生熟悉的劳动课又回来了。也有人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