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八中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3/10/19 19:42: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1题,约1347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现代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是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说:“子生,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时,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家的人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
  在《中庸》中,儒家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相关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认为孩子出生后的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故父母死后孩子应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以表感恩。
  B. 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体现为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并且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
  C. 孔子不只单纯地传述,也会“作”出新东西,《十三经注疏》就是受其影响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D. 因为在《中庸》中对“孝”的解释和“述”相关,所以“述”表达了“孝”的德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和子贡践履德行的活动都印证了“述”表达了“孝”的德行这一观点。
  B. 亚里士多德认为践行“孝”这一德行活动对象应是真理而不是上帝。
  C. 孔子之后,儒家教育遵从“述而不作”的信条,熟记经典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
  D. 只要转变传统教育中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就会具备创新精神。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孝”的表现的一项是(   )
  A. 子曰:“三年无改父之道” B.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C.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 D.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4. 简要阐述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 孔子“述而不作”的思想及做法,对后世有哪些影响,试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内容分析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孔子提出了‘三年之丧’的礼制”错,由材料一第一段“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可知,孔子是解释这一礼制,不是提出这一礼制的人。
  B.“必须严格遵循其原意”错,由材料以第一段“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了一些新的东西”可知,孔子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给予它们新的解释。
  D.因果倒置,材料二第二段“‘述’表达了‘孝’的德行”是因,“在《中庸》中,儒家行‘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是果。
  故选C。
  二、文言文阅读(36分)
  (一)(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