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测试题
- 资源简介:
约7840字。
10.2《师说》测试题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身体为抵抗病原体,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阶段防御系统。病原体侵入体内的最初数小时,非特异性免疫最先迅速作用,各种免疫细胞展开对病原体的攻击。随后,特异性免疫开始作用。“T细胞”作为特异性免疫中一种特殊的免疫细胞,能获取病原体的信息并激活同为免疫细胞的“B细胞”,下达使其合成“抗体”的指令。接收到指令的B细胞大量产生抗体,借助抗体破坏病原体。另外,部分T细胞等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破坏感染病原体的细胞,阻止感染的扩大。特异性免疫就是借助这样的机制,发挥强大作用,消灭病原体的。
由于部分T细胞和B细胞能够存储病原体的特征信息,因此,当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再次侵入时,人体能够迅速杀灭该病原体,这被称为“免疫记忆”。疫苗,就是利用了这一免疫机制,将病原体的特征信息提前储存到T细胞和B细胞这些免疫细胞中,成为人类用来抵抗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有力武器。
(摘编自《面对疫苗,我们在犹豫什么》,《科学世界》2020年第1期)
材料二
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发,多个国家不同研究团队有不同的技术方案,有的传统,有的新锐。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种减毒活疫苗,采用的是活性病毒,经改造使其毒性减弱失去致病性。该疫苗免疫效果好,生产成本不高,但研发时间长,还有低概率致病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疫苗成为人类对抗病原体的有力武器,利用的是人体的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以及细胞的“免疫记忆”功能。
B.T细胞作用不可小觑,它能获取病原体的信息,激活B细胞并对其下达合成抗体的指令,有些甚至能阻止感染扩大。
C.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是采用传统研发技术方案的疫苗,它们都需要培养并获取病毒毒株,有一定生物安全风险。
D.安全、有效、无害、低成本、可及性等都是疫苗研发必须考虑的因素,一般来说,疫苗的研发耗时较长。
2.材料二①~④空缺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将野兽制成标本”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披着羊皮的狼”
B.“让野兽进入昏睡”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披着羊皮的狼”
C.“让野兽进入昏睡”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披着狼皮的羊”
D.“将野兽制成标本” “直接使用野兽皮毛” “人工合成野兽皮毛” “披着狼皮的羊”
3.结合材料三和四,请概括我国有可能较短时间内研发成功新冠疫苗的依据。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