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 约3360字。 -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一、 写作目标
 1. 从精彩片段入手,让学生掌握抓住特点表现精彩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要求。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3.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
 >>>>
 二、 写作重难点
 重点:从精彩片段入手,让学生掌握抓住特点表现精彩人物形象的方 法,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及要求。
 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积累的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观察到的信息有创意地表达出来。
 三、 教学过程
 01(一) 以“自我介绍”导入
 教师:通过我的自我介绍,别人能认出我吗?为什么?
 学生预设:不能,因为这没有描述出人物的外貌特征,没有辨识标 志。
 教师:在逐渐详细的自我介绍中,依次引出“影子人”、“雕塑人”、“纸片人”:
 1.由于作文中缺少对人物的外貌描写,使得文中人物留给读者的不是清晰可见的形象,而是模糊不清的印象,就像阳光或灯光下的影子一样,这就是我们作文中的“影子人”。
 2.在作文中,人物留给读者的印象是僵硬的、不会动、不会说、没有表情的,这样的人物形象就是“雕塑人”。
 3.在写人的作文中,由于细节描写表现力度不够,表现角度单一,导致文中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就变成了扁平化 的“纸片人”。
 02(二)连升三级:让笔下的人物“活”起来
 1.习作引路——《爱笑的弟弟》
 (1)学生评价
 (2)教师:当下,许多同学在作文中所写的人物是“影子人”、“雕塑人”、“纸片人”。也就是由于作文中缺少对人物的外貌、动态、多层次细节的描写,让人物显得呆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写作中摆脱“影子人”、“雕塑人”、“纸片人”,让人物有血有肉,灵活丰满。
 2.第一级:抓住人物的静态形象,不写“影子人”
 我们先来看几段示例文字,看看是如何抓住人物的静态特征,表现人物的形象的:
 示例一: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孔乙己》
 这段文字通过( )描写,尤其是( )的特写,写出了孔乙己( )以及以自恃清高,以读书人自居的特点。
 示例二:
 ①“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起笑闻。” ——《红楼梦》
 这段文字通过( )描写,一个( )的王熙凤呈现在我们眼前。示例三:
 ②被大家围在中心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吹糖人的老爷爷。老爷爷穿着的蓝色上衣虽然洗得有点褪色,却非常整洁。他有着小麦色的皮肤,清瘦的脸上目光如炬,皱纹好像柔柔的水波纹布满了他的额头。老爷爷的手背满是褶皱,树根一样的血管微微突起,手指显得十分修长。 ——《吹糖人的爷爷》
 语段展现了吹糖人爷爷的( ),即从( )( )( )( )等方面写了外貌的特点,体现了老爷爷爱干净的特点,也符合吹糖人的卫生习惯。此外,( ) 写出了老爷爷年事已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几个片段告诉我们,写人物的特点、个性,首先要呈现人物的外貌特征’也就是人物的静态形象,以帮助读者在脑海中勾勒一个清晰的人物形象。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强化“特点”,服务写作主题。
 (3)实战演练
 升级作文:《爱笑的弟弟》
 (4)再次强调:抓住人物的静态形象,不写“影子人”
 3.第二级:抓住人物的动态形象,不写“雕塑人”
 我们来看示例,说一说你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