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同步检测卷
- 资源简介:
约18520字。
14.1《故都的秋》同步检测卷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对偶、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对比、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对比、拟人)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B.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C.“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D.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嘈杂/散文钞 折本/折冲樽俎 秋蝉/细雨缠绵
B.开拓/潭柘寺 缘由/一椽破屋 落寞/息列索落
C.思念/廿四桥 歧韵/器宇轩昂 颓废/推三阻四
D.凋谢/钓鱼台 混沌/鱼目混珠 驯鸽/循规蹈矩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所提倡的创新,并不是要抛开先哲圣贤的成果另起炉灶,而是要站在前辈的肩膀上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并努力超越前人。
B.我们要正告日本当权者,在钓鱼岛问题上如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立场置之不理,一意孤行,他们必将自食其果。
C.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的家长纷纷送孩子学钢琴、学绘画、学奥数等,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D.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具有扶助他人的热肠,做善事,行义举,从善如流,这些美好的品德代代相传,直至今日。
5.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
A.我恨自己只有八斗之才,恐难以胜任,敬请宽恕。
B.王先生将自己的书画作品赠送给朋友时,说:“聊供补壁。”
C.这位高级技师深情地说:“师傅对我垂爱有加,我感激不尽。”
D.小刘给编辑回信说:“拙作仅为一孔之见,希望得到您的批评指正。”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精于谋划小圈子的人,拉帮结派,编织自己的关系网,以使自己左右逢源,如鱼得水。结果却是__________,到头来圈住的定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