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期末复习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约6740字。
期末复习综合训练检测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共28分)
一、本大题共11小题,共28分。(第1、2、7、9、10小题每题2分,其他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告罄(qìnɡ) 愧怍(zhà) 挑逗(tiǎo) 祸不单行(xínɡ)
B.憎恶(zēnɡ) 取缔(tì) 门槛(kǎn) 忍俊不禁(jīn)
C.诘问(jié) 炽热(chì) 凝望(nínɡ) 海市蜃楼(shèn)
D.修葺(qì) 吞噬(shì) 迸溅(bìnɡ) 忧心忡忡(chōnɡ)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累赘 譬如 大庭广众 颠沛流离
B.排解 竹蔑 如释重负 以身作则
C.恳切 晶莹 悲天悯人 言外之义
D.契约 折损 微不足道 诲人不卷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 ① 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困境,
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意不能带你 ② 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启迪智慧,抚慰心灵,让 ③ 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
A.①优雅 ②经过 ③平常
B.①优雅 ②渡过 ③平凡
C.①优秀 ②经过 ③平凡
D.①优秀 ②渡过 ③平常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轻嗅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彝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A. ? 。 ; ……
B. 。 。 、 、
C. ? 、 ; 、
D. 。 ?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活板》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是沈括,他是南宋时期的科学家、政治家。
B.春社: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于此日祭社神(土地神),祈求丰收。
C.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一说七尺)为一寻。如“飞来山上千寻塔”中的“寻”
即为此义。
D.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
童话集《稻草人》等。
阅读《木兰诗》,完成第6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6.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队的生活。
B.“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很多。
D.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表现了木兰淡泊名利,热爱家乡的品质。
结合《驿路梨花》的选段,完成第7、8题。
①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②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
③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