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陈忠实小说
- 资源简介:
约36120字。
小说专题训练——陈忠实小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马罗大叔(节选)
陈忠实
是的,那只竹笼,是用竹蔑编的,从我有记忆开始,就记得从屋梁上垂下的铁钩上吊着这只扁圆的竹蔑编织的笼子。一年四季,这笼里都装着取之不尽,摸之不竭的馍馍,陈馍不等吃完,母亲又装进新蒸下的了。当然,一年中的近十个月里,这笼里总是装着黄色或白色的包谷面馍馍,只有在年下节下和收麦碾场的时月,这笼子里才会装满纯净的麦子面馍馍。现在,那笼子空了,整年整月地空荡荡地挂在那只铁钩上,悬在一家人的头顶。空着的竹笼子总是诱惑起我对香甜的馍馍的无限深情。我真不明白母亲为啥总不把它摘掉,令人在半夜里想到它时,却是空的,多么沮丧!可反过来一想,即使母亲把它摘掉了,扔到看不到的什么角落里去,甚或砸了烧了,此刻仍然会想到它!
饥饿像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
我痛恨我为什么缺乏对于饥饿的忍耐能力。父亲同样和我在生产队的地里干了一后晌活儿,回来只喝了一碗盐水,就不声不响地躺在火炕上了,此刻已经响起令人羡慕的鼾声。我却在脑子里不断地旋转着那只什么也没有装的空笼。
我走出门,村巷里死一般沉寂。没有月亮的秋夜,田野里一片黑暗。正在孕穗的包谷林里,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包谷棒子的腻腻的甜香气味,我在水渠边站住了。
我伸手摸到一根包谷杆子,掰下一个又肥又粗的棒子,三两把撕掉嫩皮,蹲在水渠沿儿上啃起来。包谷粒儿里的汁液竟然溅到眼睛里,我一定是啃得太猛太快了。嫩包谷粒儿在嘴里,还没有来得及嚼烂,就滚进肚子里去了,几乎尝不出什么味,只觉得十分香甜。
我把啃光了的包谷芯子丢到水渠里,再伸手摸到另一个包谷棒子,却猛然看见一个人。我一惊,一愣,从身影和体形上,立刻辨认出来,那是马罗,终年四季给生产队看守庄稼的老光棍儿。我也不知凭什么勇气,没有撒腿逃遁,也没有向他求饶,而是毫不动摇地把那个已经抓摸到手的包谷棒子“咔嚓”一声掰了下来,三两下撕开嫩皮,蹲下身,又啃起来了。
“哼!你倒胆大——”他冷笑着呵斥道。
我没有腾出口舌和他争辩的心思,反正我偷吃了包谷棒子,任你去队里告发吧!随你们怎么处罚好了!我已经无暇考虑后果,仍然大啃大嚼着生包谷棒子,似乎越嚼越能品尝生包谷粒的甘美香醇了。既然总免不了一罚,索性让我今夜饱餐一顿也划得着了
“跟我走!”马罗吼喊着。顺着水渠往东走,我看见一盏马灯荧荧的亮光,那马灯正挂在老光棍住的庵棚上。
1.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本一中“饥饿像猛兽一样咬噬着我的心”,以致“我”难以入睡,而父亲却睡得很香,让“我”非常羡慕。
B.文本一中“我”见到看守庄稼的马罗后没有逃跑,而是继续把包谷棒子掰下来啃着吃,表现了“我”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的性格。
C.文本一通过一连串动词细致地描写了马罗烤包谷棒子的过程,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画面感十足。
D.文本二最后说王一生“惨无人道”,是贬词褒用,其实是说明他对食物非常珍惜,不舍得浪费。
2. 文本一第一段围绕竹笼展开了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竹笼的材质、形状和位置的详细描述,说明竹笼对我来说有着重大意义。
B.竹笼中所装馍馍能反映出我们的生活境况,过去和现在形成鲜明对比。
C.现在空笼子整年整月地挂着,说明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艰苦,经常会挨饿。
D.即使竹笼始终空着,母亲也没有摘掉笼子,这表明母亲想用它装包谷棒子。
3. 文本一的“我”与马罗相遇后,马罗多次说话,先是冷笑呵斥,然后两次吼喊,最后破口大骂,而“我”每次都一言未发,请简要分析其中原因。
4. 两个文本都写到了“我”和“吃”,但二者关系并不相同,表达效果也有所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信中说举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