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诗歌复习备考:诗歌鉴赏“炼字”类题专题练习
- 资源简介:
约12600字。
高考语文诗歌复习备考:诗歌鉴赏“炼字”类题 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15. 下列对诗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全诗八句,前六句写往“访”,重在抒情,情致婉转;末两句写“不遇”,重在写景,景色优美。
B. 首句写所闻,,次句写所见,这是入山的第一程。第二句中“带露浓”三字,除了为桃花增色外,还点出了入山的时间是在早晨,与下一联中的“溪午”相映照。
C. 颔联是诗人进山的第二程。林间小道上麋鹿出没,林深路长,正午溪边却听不到钟声。这两句极写山中之幽静,暗示道士已经外出。
D. 诗题为“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诗中却无一字说道士,无一句说不遇,然而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访道士不遇,可见其构思的精妙。
16. 请找出颈联中用得最精妙的两个字并对其进行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华严寺①与友生会话
苏舜钦
危构岧峣②出太虚,坐看斛日堕平芜。
白烟覆地澄江阔,皎月当天尺璧孤。
疏磬悲吟来竹阁,青灯寂寞照吟躯。
老僧怪我何为者,说尽兴亡涕泪俱。
【注】①华严寺:樊川著名八大寺之一。②岧峣:矗立高耸貌。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来到华严寺与朋友见面聊天,共同欣赏日落美景之事。
B.“出太虚”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华严寺寺庙高大雄伟,直插云霄。
C.颈联借寺庙的景象“疏磬”和“青灯”,营造出了孤寂凄清的氛围。
D.尾联借老僧之问,道出原委,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
15.这首诗颔联写景,既是实写,又充满想象。其中“阔”“孤”二字最为动人,请赏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
[唐]杜甫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②春。
为于耆旧③内,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②岘首山,在襄阳。③耆旧:年高望重的人。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隐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