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3980字。
13 植树的牧羊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默读弄清课文字词、主要内容、人物形象、作者情感、文章结构和写法。
(2)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深入了解文章主题、人物灵魂、作者深层次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让学生掌握文本圈点勾画法。
(2)运用默读法让学生了解文本大致轮廓。
(3)运用文本细读法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4)按照掌握字词、了解情节内容和大致写法、深入文本掌握深层次的意境和情感的过程,深入浅出地分析课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一点一点地一直坚守自己想做的事,会发生奇迹的道理。
(2)让孩子感受到到战争的残酷性。
(3)让学生认识到人性中蕴含着美好而伟大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掌握默读文本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掌握文本细读的两种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默读法,文本细读法,留白法,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阅读练习,梳理出文章知识要点和脉络
第一部分:阅读练习(课前预习)
13、《植树的牧羊人》
一、默读文本,读懂字词。
1、请给下列粗体的词语注音
废 墟( ) 干 涸( ) 坍 塌( ) 缝 隙( ) 缝 衣 服( )
橡 子( ) 溜 达( ) 戳( ) 微薄( ) 酬劳( )
乍看( ) 山毛榉( ) 白桦树( ) 刨根问底( ) 慷慨 ( ) ( )
2、解释下列词语。
(1)、干涸: (2)、坍塌:
(3)、不毛之地:
3、请用以上3-5个词语说一段话。
二、默读文本,读出轮廓。
1、读标题:你从文章的标题里读出了些什么信息?
2、读作者:通过读课文下方作者的注释你知道了作者一些什么信息?
3、读出主要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方法指导:谁干了什么,结果怎么样?
4、读出人物形象: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方法指导:学会勾画文章关键词句。
5、读出作者情感: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学会勾画文章关键词句。
6、读出文章结构:(1)文章主要写了我几次见牧羊人?
(2)本文用了什么顺序来组织这几次见面?
(3)文章总体采用什么结构?
7、读出文章写法:
(1)、这是一片怎样的荒漠?
(2)、这是一片怎样的绿洲?
(3)、文章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1分钟)
灯片上是一本名叫《植树的男人》的绘本里的图片,这部绘本几乎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都有译本。它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中国人对篇文章删改后叫做《植树的牧羊人》,并选入了七年级语文课本。为什么这部绘本会有这样的魅力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植树的牧羊人》。
二、朗读文本,读懂字词。(检查课前预习成果)(6分钟)
屏幕展示课前朗读要求:
1、小声地、快速地读。
2、标好段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