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诗歌的人物形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0/24 15:51:1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980字。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人物形象分析
  例1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答:
  ①诗歌塑造了一个被闲置不用、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点特点)
  ②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不用,心中悲愤,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说内容)
  ③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表情感)
  【诗歌解读】: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的慨叹,“天山”代指抗金前线。“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表达了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幽愤。
  【背景分析】:根据夏承焘、吴熊和《放翁词编年笺注》下卷,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至淳熙十二年(1185)陆游家居山阴期间。乾道八年(1172),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从夔州前往当时西北前线重镇南郑军中任职,度过了八个多月的戎马生活。那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陆游家居山阴时,常常回首往事,梦游梁州,写下了一系列爱国诗词。这首《诉衷情》是其中的一篇。
  积贫积弱,日见窘迫的南宋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但这又是一个英雄“过剩”的时代。陆游的一生以抗金复国为己任,无奈请缨无路,屡遭贬黜,晚年退居山阴,有志难申。“壮士凄凉闲处老,名花零落雨中看。”历史的秋意,时代的风雨,英雄的本色,艰难的现实,共同酿成了这一首悲壮沉郁的《诉衷情》。作这首词时,词人已年近六十,身处故地,未忘国忧,烈士暮年,雄心不已,这种高亢的政治热情,永不衰竭的爱国精神形成了词作风骨凛然的崇高美。但壮志不得实现,雄心无人理解,虽然“男儿到死心如铁”,无奈“报国欲死无战场”,这种深沉的压抑感又形成了词作中百折千回的悲剧情调。词作说尽忠愤,回肠荡气。
  例2
  寻诗两绝句   [宋]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答:
  ①陈居士具有行为洒脱、情趣高雅的形象特点。(点特点)
  ②“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中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