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北京高考语文阅读专项突破:论述类文本阅读
- 资源简介:
约24270字。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声音会被模仿,声纹还可靠吗
声纹是生物识别特征的一种,是在说话人发声时提取出来、作为说话人的表征和标识、与其他人相互区别的语音特征,以及基于这些特征或参数所建立的语音模型的总称。
语音信号被形容为“形简意丰”,是因为声音包含内容、身份、情感、年龄及健康状况等丰富的信息。人类语言的产生要在人体语言中枢与发音器官间经历复杂的生理物理过程。理论上说,每个人说话时的短时频谱、声源、时序动态、韵律、语言学特征等都有差异。因此,声纹就像指纹一样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
声纹识别是从说话人发出的声音频谱图中提取身份特征信息和声纹特征,再把声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用计算机通过相关算法进行比对识别的技术。与人脸、指纹和虹膜识别相比。声纹识别有着诸多优势。声纹语料收集方式自然,无须进行眨眼、摆动脸部等特定动作,不受光线或隐私等特定场景的约束,人们接受度更高;声纹识别可以随机改变朗读内容,即使曾在网上或其他地方留下语音信息,也不易被复制或盗用;被识别人不需要近距离接触识别设备,声纹可以通过电话、APP等渠道传递语音到后台进行识别,并且可以在用户语音对话过程中自动完成识别,使用成本低而且方便快捷。
不过,生活中声音相似的人有很多,有些配音演员还可以模仿他人的声音,用声纹进行身份认证会不会很不安全?对此,声纹专家解释说,总体来说,声纹是稳定的生物特征。除了人一生中的某些年龄段如少年变声期,声纹可能会有所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声纹特征是稳定的。每个人在说话时使用的发声器官、如舌头、牙齿、口腔、声带、肺、鼻腔等在尺寸和形态方面有所差异,再加上年龄、性格、语言习惯等多有不同,致使每个人发出的声音必然有着各自的特点,每个人在说话过程中所蕴含的个性特征是独一无二的,体现了说话者最本质的特性。【甲】配音演员模仿其他人的声音,【乙】听觉上相似,【丙】也无法模仿说话者最本质的特性。
2014年,公安部发布了《安防声纹确认应用算法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声纹科技产品据此进行数据采集。目前,用户如果按照事先指定的文本读出内容,声纹识别准确率已达99.8%;如不照读事先指定的文本内容而随意发声,声纹识别准确率也能达到99.1%。虽然准确率不低,但还是存在误判的可能。因此,在金融领域,声纹用于金融产品的认证,需要看具体场景。在辅助核实身份、名单识别、防欺诈、声纹锁登录等场景中使用是合适的;但在大额支付类场景中,如果将声纹作为唯一的认证手段,就需要充分评估风险。
除了金融领域外,公共安全、智能家居、智慧教育、智能社区等行业正在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特点对声纹应用进行针对性开发。
(取材于李禾的同名文章)
1.在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因此 那么 不过
B.因为 那么 但
C.因为 虽然 不过
D.因此 虽然 但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声纹识别是一种新开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行业。
B.语音信号“形简意丰”,是指收集方式独特、方便、快捷,且包含丰富的信息。
C.因发音器官、习惯、特点等存在差异,所以每个人声纹的本质特征具有唯一性。
D.因准确率更高,在金融领域,声纹识别成为人脸、指纹和虹膜识别的替代产品。
3.下列对文章行文思路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声纹的定义——声纹的优势——声纹的安全性——声纹识别的应用
B.声纹的定义和特性——声纹识别的优势——声纹识别的安全性声纹识别的应用
C.声纹的定义——声纹识别的优势——声纹的安全性——声纹识别的局限
D.声纹的定义和特性——声纹的优势——声纹识别的安全性——声纹识别的局限
逻辑:一种文化和精神
①逻辑探求负载知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涉及具体的科学发现却涉及科学发现的程序和方法。逻辑的对象是所有的科学和所有的探索领域。换句话说,逻辑是识别和判断思想和思想的联系正确与否、有效与否的科学。此外,逻辑的科学性质还在于它与科学一样,是通过论证的方式来推进自己的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