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作文素材时事热点:去餐馆却吃到预制菜,消费者理应知情
- 资源简介:
约7660字。
目 录
去餐馆却吃到预制菜,我们在担忧什么 1
下馆子吃的却是预制菜,点餐是否应提前告知 2
可以“预制”但也应让我“吃得明白” 4
预制菜可以飞多高、走多远 5
预制菜抢占外卖和堂食,消费者有得选吗? 6
在餐厅吃“预制菜”,消费者理应知情 7
预制菜爆火,能安慰“打工人”的味蕾吗 9
去餐馆却吃到预制菜,我们在担忧什么
当你点外卖或堂食的时候,有没有这样的疑惑,前脚刚点完餐,后脚菜就送到了,为什么能这么快?有媒体调查,我们吃的多数都是预制菜,并非现做的菜肴。
这对于那些追求“锅气”的食客而言,可能会略感失望。但事实上,预制菜已经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一些小有规模的连锁店和家常菜饭馆中,多数菜品已经实现了预制化。细究起来,预制菜就是“中央厨房”的最新版本,不过,提起“中央厨房”,人们通常想到的是“安全”和“效率”,而说到预制菜,许多人就不由想到“不安全”“没营养”,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理论上来讲,预制菜是可以做到更安全的。传统的餐饮模式,涉及到买菜、洗菜、切菜、烹制等各个环节,但这其中,每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比如使用过期食材、不洗菜直接炒、使用地沟油等。而预制菜可以实现集约化生产,统一买菜、洗菜、切菜、烹制等各环节,因此具有源头监管的便利。如果餐饮行业能实现标准化,不仅可以有效节省人力成本、压缩出餐时间,也有助于解决困扰餐饮行业多年的“小散乱”问题,减少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一些人认为预制菜质量参差不齐,菜品口味有待提升。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当前,预制菜行业缺少有效的产品生产、食品安全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加工工艺良莠不齐,预制菜产品质量确实存在较大差异。但这并不难解决。最近,中国饭店协会发布了《预制菜产品分类及评价》等团体标准,就给我们提供了参考思路,在品质分级及生产质量管理标准上下功夫,就能够推动预制菜赛道真正有序健康发展。
“当标准带走野趣,只剩下统一的味蕾在哭泣了。”对许多人来说,美食就应该“十里不同味,四邻亦有别”,不同的手艺,能够酿造出不同的滋味。而标准化会带来“千菜一面”,破坏中餐的多样性。这种担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