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名著阅读常考点:理解分析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8/18 11:04:2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7010字。

  一、名著阅读
  1.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不义无情如封肃者绝不是个例,“封肃”谐音“风俗”,作者用大容量的集合型名词的谐音作卑微小人的姓名,使语言的张力及词义的特指性兼融互济,暗示以小见大之旨。
  B.《护官符》显示了“色”的世界的诱惑,是一种肮脏的入世态度;《红楼梦十二支曲》所表达的“情”的世界的美好本质与其被毁灭的命运是作品表达的重点,形成最震撼人心的“情”悲剧。
  C.甄士隐和贾雨村,一个身在青云,一个心在白云,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仕与隐两种不同的生存境遇与人生选择,最终却都是“悲喜千般同幻渺”,谁也没有逃脱时代给他们安排的结局。
  D.一僧一道本是“生得骨格不凡 ,丰神迥异”,甄士隐梦中却是“那僧则癞头跣脚,那道则跛足蓬头”,体现了作者在塑造一僧一道形象时遵循着“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艺术原则。
  2.《乡土中国》中善于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乡土中国》比较研究的特点及效果。
  3.作为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的经典之作,《红楼梦》的章回回目颇具匠心,是阅读小说的一把钥匙。请从内容、情感、修辞三个角度简析第四章回目“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的精妙之处。
  4.简述《巴黎圣母院》一书的美丑对照原则。
  5.“美丑对照原则”即在文艺作品中大量地运用美丽、高尚与丑陋、卑贱的人物或意象作对比,以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反差,使故事情节更为跌宕起伏。请结合《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形象(至少两个)浅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
  6.对下面句子的特点、作用和表现手法的分析正确合理的一项是(     )
  A.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渡船老人的孤单。)
  B.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地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了翠翠对祖父失信的极其生气的心理。)
  C.翠翠却微带点儿恼着的神气,把头摇摇,故意说:“我记不得,我记不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