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北省各地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真题分类汇编: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
- 资源简介:
约18810字。
古诗文默写与诗歌鉴赏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古诗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答案】 独怆然而涕下 黄梅时节家家雨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诗词默写要求:一是正确理解诗文含义;二是准确把握题干要求,选择合适的诗文句子填入;三是不错字,不漏字,不添字。易错字为“怆、涕”。
2.(2021??湖北湖北??七年级期末)古诗文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竹里馆》)
(2)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3)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5)《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全国各地支援武汉的医疗队伍,迅速集结,疾速奔赴抗疫战场,这情景让人想起《木兰诗》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明月来相照 闲敲棋子落灯花 山重水复疑无路 杨花榆荚无才思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解析】
注意“疑”“榆荚”“鸿”“戎”等字的正确书写。
3.(2021??湖北武汉??七年级期末)根据上下文提示,完成相应诗词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2)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3)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 隔江犹唱后庭花 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落、庭、自缘”等字词容易写错。
4.(2021??湖北鄂州??七年级期末)古诗文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2)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_______。(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3)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5)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表现自己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却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有些句子上下句的意思是互相交错、补充的。例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凭君传语报平安 (2)一山放出一山拦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可据理臆断欤 (5)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6)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解析】
做默写题时,一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二是要答题内容要准确,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遮”“臆”“欤”“壮”等字的写法。
5.(2020??湖北黄冈??七年级期末)(1)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杜甫在《望岳》中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且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夜之宁静,笛之悠扬,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心情。
(5)刚听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侵袭武汉的消息,已经退休多年的钟南山院士不顾年事已高,主动请缨,到一线主持疫情救治工作,这种精神确实感人,让人不由得想起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
(6)人要不断学习,才时时有进步。评价一个人不能仅凭印象,要用“______,_______”的心态去审视。(请用《孙权劝学》中的语句填写)
(7)郑板桥题书斋联:“删繁就简三秋树,_______________”上联主张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胜多。下联主张要创造与众不同的新格调。这是艺术创作的规律,对我们写作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