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5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2/1/10 21:36:4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2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3660字。

  新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尾犯•寒夜①蒋捷
  ②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多事西风,把斋铃频掣。人共语、温温芋火,雁孤飞、萧萧桧雪。遍阑干外,万顷鱼天,未了予愁绝。
  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瘦骨棱棱,但凄其衾铁。是非梦、无痕堪忆,似双瞳、缤纷翠缬。浩然心在,我逢着、梅花便说。
  【注释】①蒋捷:南宋词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其气节为时人所重。
  ②王敦酒后读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诗句,深受感动,用铁如意击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1)词的下阕,首句化用了________(人名)的典故,结句的“梅花”是词人________的象征。(2)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本词在抒情方面的特点。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州陆游
  ①②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③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注】①楚囚:本指被俘的楚国人,后指处境窘迫之人。②齐优:齐国取悦于人的优伶。③生子何须似仲谋:《三国志•孙权传》中曹操曾云“生子当如孙仲谋”。
  (1)“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一联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表达技巧。(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而作者却感叹“生子何须似仲谋”。二者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作比较赏析。3.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①春尽日天津桥醉吟偶呈李尹侍郎(唐)白居易
  宿雨洗天津,无泥未有尘。
  初晴迎早夏,落照送残春。
  兴发诗随口,狂来酒寄身。
  水边行嵬峨,桥上立逡巡。
  ②③疏傅心情老,吴公政化新。
  ④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
  【注】①李尹侍郎,即李绅,新任河南尹。②疏傅:西汉疏广、疏受叔侄在任太子太傅、少傅时,称病引退后,用皇帝赐给的金银在家乡广设学馆,从不收取学子分文。③吴
  公:汉孝文帝时的河南太守,他能行善政,号称天下第一。④三川:指洛阳。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欣赏着天津桥周围的景致,兴致来了就随口吟诗表达感受,心情澎湃就以饮酒来抒发情绪。
  B.诗人在天津桥上时而伫立远眺,时而徘徊流连,水边巍峨耸立的高山好像和他在一起向前行走。
  C.诗人分别使用“疏傅”和“吴公”的典故,将个人际遇和对李绅突出政绩的称赞巧妙表达出来。
  D.这首诗描写了春夏交际天津桥的美景,对仗工整,通过衬托、用典等手法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2)本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作者在“三川徒有主,风景属闲人”句中,表达了哪些情感?4.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