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部分地区2022届高三11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专题
- 资源简介:
约9610字。
古诗阅读专题
河南省开封市2022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采桑子(其八)
欧阳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美骖鸾①,人在舟中便是仙。
注:①骖鸾:仙人驾驭鸾鸟云游登仙。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湖夜色中,管弦声声,鸥鹭习以为常,依然安睡,游人极尽游乐之兴,一切都和谐美好。
B.天光水色融为一体,好似一片琼田,这种境界使人有远离尘嚣、心旷神怡之感。
C.词人陶醉在月光皎洁、湖水澄澈的美景中,油然生出及时行乐的想法,胜似神仙。
D.这首词景中寓情,围绕词人泛舟西湖刹那间的意绪波动来写,表达对西湖的由衷赞美。
15.这首词写得十分清新,请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简要分析。(6分)
河南省南阳市一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渭川田家
王维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①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②。
注:①雉雊:野鸡鸣叫,呼唤自己的配偶。②式微:《诗经》篇名,其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句。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斜阳”句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渲染暮色苍茫的浓烈气氛,作为总背景,统摄全篇。
B. “野老”二句是说老翁惦念着自家的孙儿,拄着拐杖在自家的柴门口等候。这朴素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一幕,感染了诗人。
C. “雉雊”二句是说野鸡在麦田里鸣叫,麦儿即将抽穗;蚕儿成眠,桑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