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卷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8110字,答案扫描。
浙江省Z20联盟(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第三次联考
高三语文 试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热衷于吐(tǔ)槽城乡生活方式切换带来的尴尬,惋惜于年俗差异的消失和集体仪式感的破碎,但我们依然年复一年地翘(qiáo)盼着回家。
B.经过缜密擘(bò)画,浙江高举“诗路文化带”的大纛,着(zhuó)手打造“三带一体”名片--浙学魅力人文带、诗画山水旅游带、“两山”实践标竿生态带。
C.西湖汇聚了历史上众多富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迹,成为中国传衍(yǎn)至今的佛教、道教等悠久文化传统的特殊见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泠(lín)印社。
D.老街也曾有过别样的繁华与喧嚣,而如今那些墙角爬着的藤蔓(màn)、半枯的豆荚(jiá),正沿着老墙攀爬,仿佛要刺破重重壁垒,遥望墙外的世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美国学者 Richard Lehan 在其所著的《文学中的城市》中,将“文学想象”作为“城市演进”利弊得失之“编年史”来阅读。【甲】在他看来,“阅读城市是另一种方式的文本阅读:理智的以及文化的阅读,它既丰富了城市本身,也丰富了城市被文学想象所描述的方式”。
在拥挤的人群中漫步,观察这座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文化,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保留想象与质疑的权利。【乙】此时,我们关注的不是区域文化,而是活灵活现的都市生活;不是纯粹的史地或经济,而是城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注“文学的城市”,必须把人的主观情感以及想象力带入都市研究,这个时候,城市才有了喜怒哀乐,才可能既古老又新鲜。【丙】另一方面,当我们努力用文字、用图像、用文化记忆来表现或阐释这座城市的前世与今生时,这座城市的精灵,便得以生生不息地延续下去。
2.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其
B.质疑
C.活灵活现
D.生生不息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去哪儿”旅游网数据显示,春节前后,全国有127个城市的景区门票预定量增长超过约1倍,其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景区门票预定量增长最快。
B.近日,教育部在答复《关于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的提案》时表示,各地学校要适度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注重学生“阳刚之气”的培养。
C.网友称,“累丑”就是短时间内五官、体重、皮肤没有变化,但经过连续高强度劳动,无论是拍照还是照镜,都没有青春焕发的活力,看起来很呆很丑。
D.经过20年的改革,行业特色型大学在目标定位、服务方向、学科往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趋于稳定,但仍然面临自身传统和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挑战。
5.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3分)
今年3月20日,三星堆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又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但没有出土一个文字,因此很难找到它和古蜀国的确切关系。
其中的黄金面具、纵目面具等文物图片一经流出,各媒体和网友们纷纷猜测说:“三星堆是外星文明吗?”““青铜大立人”手里举着“自拍杆”?”……考古专家们也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思考,最终,坚决地否定了“三星堆是外星文明”这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