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ppt206(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课件 / 必修一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1.4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8/17 20:31:4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5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雨巷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学案2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教案1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教案2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课件1 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课件2 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学案3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学案4 人教版必修1.doc

  诗两首——雨巷
  教学目标:
  1.分析这首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构造及特点。
  2.通过朗读与鉴赏,感受这首诗的音韵美。
  3.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如何在赏析意境和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探索诗歌的内涵,调动学生从多角度鉴赏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意象的把握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导入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在特定时代的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共撑一把心灵之伞走近戴望舒,与诗人一道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一样的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州人,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文学翻译家。1924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的创作,并成为30年代“现代派”诗人群体的领袖。
  《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引起很大反响,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诗获得“雨巷诗人”的称号。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
  三、现代诗歌朗读要领:
  ① 确定情感基调 ②确立语速③确定诗句的停顿④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四、字词积累
  巷道(Hang)   街巷(xiàng) 彷徨(páng huáng)彳亍(chì chù)
  颓圮(tuí pǐ)  惆怅(chóu chàng)         篱墙(lí)
  五、这首诗歌写了一个怎样的哀怨故事?
  时间:暮春   地点:雨巷   人物:丁香姑娘 我   环境:细雨迷蒙
  道具:油纸伞    故事:我在雨巷希望逢着一个丁香姑娘
  六、思考:作者为了能营造成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哪些意象(或者说是景物)?
  ……
  诗两首——雨巷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分析“丁香”意象,理解《雨巷》的情感,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诵读、联想、想象、鉴赏,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优美朦胧的意境,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与难点:
  解读“丁香”意象,引导学生对本诗情感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教学方法:
  诵读、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见过“丁香”吗?丁香有什么特点?(放幻灯片)
  二、学生自由联想、想象,概括“丁香”特点(香、雅、幽、愁等)。
  三、学生自由作答后,教师概括:丁香开花,在仲春时节,诗人们往往对着丁香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色香却不轻佻。丁香是美丽的、高洁的、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娇好,但易凋谢。今天,我们要走进一位丁香一样的姑娘,这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让我们来读《雨巷》。
  四、朗读《雨巷》
  五、姑娘是怎么样的一个形象?学生在阅读中归纳。
  愁怨、哀婉、美丽、高洁、迷茫……
  六、讨论: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位姑娘的?
  1.借助“丁香”这个意象来刻画这个姑娘。
  何为意象?“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
  手法:动作、外貌、神态、心情、(正面)
  2.通过悠长寂寥的雨巷、颓圮的篱墙、冷冷的哀怨和绵绵细雨等环境来渲染“丁香”的特点。(侧面)
  学生就诗中不懂的词句提问。比如:太息,飘,油纸伞,雨的哀曲等。然后合
  ……
  诗两首——雨巷
  学习目标
  1.体会“丁香姑娘”的象征义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进而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学习重点
  1.学习象征的用法
  2.体会本文的象征意义
  学习难点“雨巷”和“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学习过程
  【预习案】
  一、基础知识
  彷徨(    )       寂寥(    )      彳亍(     )     颓圮(   )
  二、知识准备
  作者作品简介
  戴望舒,浙江杭州人。原名戴梦鸥,1932年赴法留学,1935年回国.在《现代》上发表诗作,逐渐成为现代诗派“诗坛首领”。著有:《我思想》、《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烦忧》、《偶成》、《雨巷》。
  了解时代背景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青年进行残酷的屠杀,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
  了解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法国诗歌中崛起的一个艺术流派。在表现方法上,强调暗示隐喻等手段表现内心瞬间的感情。这种艺术流派于五四运动退潮时期传入中国。戴望舒早期的创作受法国象征派魏尔伦的影响最大。朱自清先生说:“戴望舒氏也取法象征派。他译过这一派的诗,他也注重整齐的音节,但不是铿锵而是轻清的;也找一点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