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练习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6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12 23:07:0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270字。

  难点34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考查频率较高的是:
  1.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做状语。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判断一个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须要结合具体语境。若一个句子中没有动词,就要考虑句中某个名词或形容词是否充当了动词,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其中的“礼”是名词,“礼貌”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有礼貌地接待”的意思。修饰动词的名词常活用为状语,如上例中的“庙”,指“在庙堂上”。若句中有动词,但不是及物动词,直接翻译会导致语意不通,就要考虑其是否属于动词的使动或者意动用法,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其中的“舞”和“泣”是两个不及物动词,如果直接翻译为“起舞”和“哭泣”,则语意不通,因此要考虑其运用了使动用法,翻译为“使……起舞”和“使……哭泣”。而形容词和名词活用时常为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促织》)中的“劣”为形容词,“差,不好”的意思,这里为意动用法,是“认为……不好”的意思。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选自《史记》,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2)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3)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答案】(1)齐桓公和鲁庄公已经在盟坛上订立了盟约。
  (2)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3)(曹沫)回坐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