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之古诗阅读专练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通用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6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3/9 15:41:33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27
  • 下载点数: 4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87950字。

  黄宁岭
  读懂诗歌再强化——8大题材探规律,3大路径助读诗
  一、汇总8大诗歌题材,探寻内在规律
  古诗歌根据内容题材可大体分为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爱情闺(宫)怨诗、送别怀人诗、即事(景)抒怀诗、山水田园诗等8类,掌握这8类诗歌的内容特点、情感特征和诗文规律,有利于考生从宏观上把握诗歌意旨,快速初懂诗歌。
  题材(一) “咏物言志诗”的诗情、诗语和诗规
  诗歌一
  竹
  李贺①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喜。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②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注] ①李贺:唐代诗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属“王孙”,但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②三梁:古人帽中横的硬衬,用竹制成。汉唐冠帽有五梁、三梁、两梁的制度。天子戴五梁进贤冠,太子诸王戴三梁进贤冠。 1.看标题:由《竹》可以看出,本诗是咏物言志诗。
  2.析注释:①中“系远支,与皇族关系已很疏远”提示李贺是没落的贵族。②“三梁”,竹子曾被朝廷采用,所装饰的三梁冠可以为王侯所戴。竹子可以被朝廷采用,暗示诗人想被朝廷重用。
  3.抓意象:一、二句一俯一仰,一是下写竹子入水之态,二是上写竹笋抽空之影,这是直接写竹;三、四句写笋径露华、霜根苔色,是以露、苔衬竹,这是间接写竹。这四句诗不但写出了竹子的劲直潇洒,也写出了环境的幽雅迷人。4.抓关键词:“霜根”,并非竹根上真的有霜,而是指竹根上结的白色粉末有如寒霜,表现了诗人对竹子的赞赏之情。 白话诗歌
  映入水中,纹光闪动;当空抽长,绿影增春。晶莹的露珠点缀笋径,苍翠的苔藓满布竹根。剖竹织竹承藉美人香汗,制成渔竿能够钓起锦鳞。为了制作三梁冠,一节竹子也被奉敬给王孙。
  诗歌二
  流莺[注]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注] 此诗大约是李商隐从桂管观察使幕(佐助人员)返京暂充京兆府掾属(佐助人员)时所作。 1.看标题:由《流莺》可以看出,本诗是咏物言志诗。
  2.析注释:“返京”提示诗人漂泊的状态。
  3.抓意象:流莺,指漂荡流转、无所栖居的黄莺。4.抓关键词:首联中“漂荡复参差”,是说漂荡流转之后紧接着再飞翔漂泊,明显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颔联中的“本意”,可以是诗人的理想抱负,也可以是诗人所抱的某种政治遇合的期望。
  尾联中的“凤城”,借指长安;“花枝”,指流莺栖息之所。京城没有栖居之所,表现了诗人漂泊无依、抱负难展、佳期难遇的苦闷之情。 白话诗歌
  流莺儿啊,到处漂荡,上下翻飞;越过小路,飞临河边,无法自持。
  美妙地鸣啭,怎么能没有本意?碰到了良辰,也未必就有佳期。
  鸣啭在风朝露夜阴晴之日,鸣啭在千门万户开闭之时。
  我曾经苦于伤春而不忍再听,京城哪里有可以栖息的花枝?
  一、规律总结——触类可以旁通
  “2注重”理解咏物言志诗
  1.注重抓住“物”的形象特征理解。如上面两首诗须从具体描写竹子、流莺的诗句入手,从物象的颜色、气味、声音、动作、形态等特征出发,挖掘出它们的个性气质、精神品质等。
  2.注重体会寄托的“人”的感情。体会咏物诗要紧密结合诗人的经历遭际、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