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案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0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0/2/21 8:18:0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400字。

  《时间的脚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感知文章丰富的内容,把握灵动的说明结构,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2.能力目标: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文章丰富的内容
  2.学习说明的结构、语言特色。
  课时:一课时
  一、 导入:
  (PPT展示时钟倒计时的动画,让学生感受时间的踪迹。)
  1. (上课起立坐下后,可以用手指放嘴上,或用手放耳边,示意学生用心听钟表秒针运动动画中发出的滴答声。)
  教师: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答)。感受到了时间的脚步吗?
  而后谈感受,并交流自己积累的有关时间的句子。
  学生交流 :
  ①.“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俗语)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③.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朱自清《匆匆》) 
  ④.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   
  2.教师:同学们,时间,我们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我们能感受到时间的飞逝;我们不能让时间停止,但是我们会用各种方法记录时间。现在我们有手表、手机、日历等等先进科学的手段记录时间,那以前的人们怎么记录时间的呢,同学们,说说看你所知道的古代人们记录时间的方式。
  (古代的 日冕、圭表、沙漏、漏壶、人们也用二十四节气、十二时辰等记录时间。)
  3.教师:人们感受到的时间,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类的时候,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时间的踪迹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时间的脚印》,一起去找寻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全文共2200多字,请同学们用 6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全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完成一个任务,课文标题为《时间的脚印》,这是比喻的说法,读完课文后请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拟一个副标题。
  (学生可能拟题:“石头记”、“岩石的变迁”、“岩石的奇异功能”、“岩石如何记录时间”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本文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
  2.教师:这篇文章共有31段,形式上这么散,你们觉得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判断文体的依据是什么呢?
  生:散文主要是表达作者的情思。说明文是介绍读者未知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