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0小题,约6600字。
武汉市洪山区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七年级语文试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可汗(kè) 深宵 迥乎不同(jiǒng) 目不窥园
B.尴尬(gān) 迭起 气冲斗牛(dǒu) 沥尽心血
C.愧怍(zuò) 悠然 慷慨淋漓(kǎi) 锲而不舍
D.宰割(zǎi) 宛转 鲜为人知(xiān) 鞠躬尽萃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静物是凝固的美,动景是 的美;直线是 的美,曲线是婉转的美;喧闹的城市是 的美,宁静的村庄是 的美。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悟美的心灵。
A.流动 流畅 繁华 淡雅 B.流动 流畅 华丽 雅致
C.流畅 流动 华丽 淡雅 D.流畅 流动 繁华 雅致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眼前。
B.部编教材七下第二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
C.3月7日,央视新闻频道《美丽中国》直播东湖春色美景,称赞东湖是“改善城市公共空间的典范”。
D.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B.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C.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D.土地是我的母亲,我的每寸皮肤,都有着土粒;我的手掌一接近土地,心就变得平静。
5.阅读下列这首诗,下面对这首诗的解说及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B.这首诗描写暮春的景色。这时百花盛开,万紫千红,花木特别珍惜美好时光,争芳斗艳。
C.诗中第三句的意思是“杨花榆荚”不像别的花那样“百般红紫”,如同人之“无才思”。
D.这首诗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轻灵的语言,从花草树木的角度抒发了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二、(共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清明节与“清明”节气
①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冬至在历史上也是一个节日,但现在各地大多不再过此节)。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