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 资源简介:
- 约10930个字。 - 中考古诗文鉴赏答题技巧 
 一、形象意境类
 1.所谓诗歌中的形象,是指抒情主人公(抒情主体形象)或诗歌中所描写的景与物。
 2.所谓意境是指思想感情与诗中生活图景有机融合的一种艺术境界。概括意境特点的术语有:雄浑壮阔、高阔远深、萧瑟凄凉、生机勃勃、孤寂冷清、繁华热闹、恬静安谧等。答题模式:意境描述+特点概括
 二、情感主旨类5种情感类型:
 1.人生志向;包括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仕途失意的苦闷,洁身自好的追求,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之志等。
 2.忧国伤时,包括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表现山河沦丧的痛苦,反映边塞征战的壮烈,忧虑百姓离乱,担心民族命运,感叹昔盛今衰等。
 3.人生感受;包括伤春悲秋,叹息人生短暂、韶光易逝,感伤世事多变,抒写告慰平生的喜悦等。
 4.思乡怀人;包括羁旅愁思,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感怀等。
 5.送别感怀;如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坦陈心志等。
 四、语言炼字类附:诗歌意象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兰——高洁竹——气节、积极向上菊——隐逸、高洁、脱俗
 松(柏)——傲岸、坚强、生命力柳——送别、留恋、伤感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花落——凋零、失意、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牡丹——富贵、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地位的卑微子规——悲惨、凄恻猿猴——哀伤、凄厉鸿鹄——理想、追求
 鱼——自由、惬意(孤)雁——孤独、思乡、音信狗、鸡——生活气息、田园生活(瘦)马——奔腾、追求、漂泊
 海——辽阔、力量、深邃、气势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历史的发展趋势
 东风——春天、美好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思归小雨——生机、活力、潜移默化式的教化
 暴雨——残酷、荡涤污秽的力量雪——纯洁、美好、环境的恶劣狂风——摧毁旧世界的力量
 霜——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路途的坎坷、挫折露——人生的短促、生命的易逝天晴——欢愉、光明
 云——游子、漂泊石灰——节操、纯洁白——纯洁、无瑕、丧事红——热情奔放、青春、喜事
 绿——希望、活力、和平、沉静蓝——高雅、忧郁黄——温暖、平和紫——高贵、神秘黑——黑暗、绝望、庄重、神秘
 英雄——追慕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国家)的感叹
 乡村——田园风光、生活气息、纯朴美好、安逸宁静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
 夕阳——失落、珍惜美好而短暂的人生或事物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
 品味诗歌的的语言特色。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婉约等。有关语言方面的评价关键词主要有:语言清新自然、委婉含蓄、朴实无华、风趣幽默、简洁生动、绚丽华美等。
 四、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1.抒情方式:
 借景或借物抒情。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情感的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叹。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它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情感的方式,这是一种间接而储蓄的抒情方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借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托物言志。像刘禹锡的《陋室铭》,借陋室衬托自己品德的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