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古典诗词鉴赏单元测试题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专项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5/10 16:00:2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1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500字。

  2019届人教版  古典诗词鉴赏 单元测试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第(1)~(2)题。
  雪夜感旧①
  陆 游
  江月亭②前桦烛③香,龙门阁④上驮声长。
  乱山古驿经三折⑤,小市孤城宿两当⑥。
  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
  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山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③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④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⑤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⑥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金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2)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
  赵 嘏
  宅边秋水浸苔矶①,日日持竿去不归。
  杨柳风多潮未落,蒹葭霜冷雁初飞。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②。
  今夜秦城③满楼月,故人相见一沾衣。
  注①苔矶:水边突出的长满青苔的岩石。②翠微:青翠的山色,泛指青翠的山。③秦城:长安。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宅边秋水浸苔矶”描写了住宅旁边秋水浸湿苔矶的情景,既点明了时令特点,又渲染了一种凄清悲凉的气氛。
  B.“日日持竿去不归”是虚写,回忆了当年在故乡的生活状态,“持竿”表现诗人生活的闲适,“去不归”表现诗人对持竿垂钓的喜爱。
  C.“重嘶匹马吟红叶”使用拟人的手法,意思是马的嘶鸣也许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吧,诗人以此表现对家乡风物的赞美之情。
  D.“却听疏钟忆翠微”是对故乡风物的回忆,意思是诗人听到钟声忆起了故乡,还有那满眼的青翠欲滴的山色。
  (2)本诗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
  晚次湖口有怀(节选)
  刘长卿
  帝乡劳想望,万里心来去。
  白发生扁舟,沧波满归路。
  秋风今已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