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练习试题
- 资源简介:
约17460字。
高考文言文练习
(一)
拟孙权答曹操书
苏轼
权白孟德足下:辱书开示祸福,使之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书辞勤款,若出至诚,虽三尺童子,亦晓然知利害所在矣。然仆怀固陋,敢略布。
昔田横,齐之遗虏,汉高祖释郦生之憾,遣使海岛,谓横来大者王,小者侯,犹能以刀自刭,不肯以身辱于刘氏。韩信以全齐之地,束手于汉,而不能死于牖下。自古同功一体之人,英雄豪杰之士,世乱则藉以剪伐,承平则理必猜疑,与其受韩信之诛,岂若死田横之节也哉!
仆先将军破虏,遭汉陵夷,董卓僭乱,焚烧宗庙,发掘陵寝,故依袁术以举义师,所指城邑响应,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不幸此志未遂,而无禄早世。先兄伯符嗣命,驰驱锋镝,周旋江汉,岂有他哉?上以雪天子之耻,下以毕先将军之志耳。不幸有荆轲、舞阳之变。不以权不肖,使统部曲,以卒先臣之志。仆受遗以来,卧薪尝胆,悼日月之逾迈,而叹功名之不立,上负先臣未报之忠,下忝伯符知人之明。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刘备之兵虽少,然仆观其为人,雄才大略,宽而有容,拙于攻取,巧于驭人,有汉高祖之余风,辅以孔明,未可量也,且以忠义不替曩昔,仆以为今海内所望,惟我二人耳。仆之有张昭,正如备之孔明,左提右挈,以就大事,国中文武之事,尽以委之,而见教杀昭与备,仆岂病狂也哉。古谚有之:“辅车相依,唇亡齿寒。”今使仆取蜀,是吴不得独存也。蜀亡,吴亦随之矣。晋以垂棘屈产,假道于虞以伐虢,夫灭虢是所以取虞,虞以不知,故及祸。足下意何以异此。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孟德视仆,岂惜此尺寸之土者哉,特以公非所托故也。荀文若与公共起艰危,一旦劝公让九锡,意便憾,使卒忧死。矧仆与公有赤壁之隙,虽复尽释前憾,然岂敢必公不食斯言乎?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孔文举与杨德祖,海内奇士,足下杀之如皂隶,岂复有爱于权!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甘言重币,幸勿复再。
(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谓横来大者王 王:称王
B.天下思得董卓而食之不厌 厌:满足
C.而无禄早世 无禄:年少未出仕
D.假道于虞以伐虢 假: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使之内杀子布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若出至诚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掳
C.不肯以身辱于刘氏 师不必贤于弟子
D.特以公非所托故也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围绕曹操“同尊汉室”有无诚意的“诚”做文章,针对来书要求孙权“内杀子布,外擒刘备以自效”予以含蓄委婉的驳斥。
B.文章通过汉高祖与田横、韩信的史实表明自己与其像韩信一样拱手待毙,还不如向田横那样全节自刭,以论为驳,斩钉截铁,气势压人。
C.文中陈述了蜀是吴的唇齿之邦,张昭、孔明是吴、汉重臣的事实来反驳曹操的荒谬观点,并引用假道虞国的典故点出曹操的险恶居心。
D.文章叙述时收放有度,挥洒自如;说理时是广征事例,驳斥有力。充分体现了作者精研史事、擅长辞令的政治家风采。
4.用“/”横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季布数窘汉王及即位犹下三族之令矧足下记人之过忘人之功不肯忘文若于九锡其肯赦仆于赤壁乎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且权先世以德显于吴,权若效诸君有非常之志,纵不蒙显戮,岂不坠其家声耶
(2) 天下之才在公右者,即害之矣,一失江东,岂容复悔耶
(二)
戚元鲁墓志铭
(北宋)曾 巩
戚氏宋人,为宋之世家。当五代之际,有抗志不仕、以德行化其乡里、远近学者皆归之者,曰同文,号正素先生,赠尚书兵部侍郎。有子当太宗、真宗时为名臣,以论事激切至今传之者,曰纶,为枢密直学士,赠太尉。有子恭谨恂恂、不妄言动、能守其家法、葬宋之北原、余为之志其墓者,曰舜臣,为尚书虞部郎中。元鲁其子也,名师道,字元鲁。为人孝友忠信,质厚而气和,好学不倦,能似其先人者也。盖自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