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8题,约27900字。
2019年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江苏卷】
语文I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0页,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重游剑桥大学之后的收获,也是新诗史上少有的经典,一经问世便倾倒无数读者,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的魅力丝毫未减。人们体味它 的诗情,赞叹它 的语言,领受它 的韵律,欣赏它 的形式,愉悦之余又常常意犹未尽,甚至有一种抓住形骸放走神韵的感觉。
A. 轻俏婉转 匀称漂亮 含蓄蕴藉 雅致妙曼
B. 含蓄蕴藉 轻俏婉转 匀称漂亮 雅致妙曼
C. 含蓄蕴藉 雅致妙曼 轻俏婉转 匀称漂亮
D. 轻俏婉转 雅致妙曼 含蓄蕴藉 匀称漂亮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或“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含蓄蕴藉”,指言语、文字、情感等委婉、含蓄而不显露;“雅致妙曼”,柔美而不落俗套;“轻俏婉转”,轻灵而优美,委婉而动听;“匀称漂亮”,均匀,比例和谐而动人。第一处是形容“诗情”,应使用“含蓄蕴藉”;第二处形容“语言”,应使用“雅致妙曼”;第三处形容“韵律”,应使用“轻俏婉转”;第四处形容“形式”,应使用“匀称漂亮”。故选C项。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对联中,与屈原相关的一组是( )
①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
②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
③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
④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解读对联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联中,与屈原相关的一组”,然后回顾屈原的有关知识,如字、号、事迹、精神等,再结合对联内容进行辨析。①③都与屈原有关,“大节仰忠贞,气吐虹霓,天问九章歌浩荡;修能明治乱,志存社稷,泽遗万世颂离骚”,“天问”“九章”“离骚”都是屈原的作品,“亲不负楚,疏不负梁,爱国忠君真气节;骚可为经,策可为史,经天行地大文章”,“楚”是屈原的国家,“爱国忠君”是屈原的精神。②“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由“集群圣之大成”和“立万世之师表”可知说的是孔子;④“花径故依然,为公拥彗骚除,不教戎马嗟词客;兵戈犹未已,笑我支帷暂住,莫误群鸥认主人”,由“花径”“群鸥”可知是杜甫,“花径”化用杜甫《客至》中“花径不曾缘客扫”一句,而“群鸥”则化用“但见群鸥日日来”一句。故选A项。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置身于传统之外,没有人能够成为思想者。做一个思想者, , 。 , , , 。
①成为其中积极的一员
②意味着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人类精神传统中去
③而阅读经典便是“占为己有”的最基本的途径
④他必须去把它“占为己有”
⑤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
⑥这个传统一开始是外在于他的
A. ②①⑥⑤③④
B. ②①⑤⑥④③
C. ⑥⑤④③②①
D. ⑥⑤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方式,如本题就属于有语境的排序题,考生要结合所给语境确定语段的中心话题,再根据关联词、代词、指示代词确定小句子之间的关系。语段前面说“置身于传统之外,没有人能够成为思想者”,而第一处说“做一个思想者”,相对于前面的“置身于……之外”,那么后面应是说“参与其中”,这就确定第(2)句,排除CD两项;第(6)句中的“他”是代词,那么前面应该出现代指的对象,应该是第(5)句中的“每一个个体”,故(5)应放在(6)前;再看(3)和(4),(3)是“占有的途径”,应放在后面,排除A项,故选B项。
4.下列与《菜根谭》中这段话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帆只扬五分,船便安;水只注五分,器便稳。如韩信以勇略震主被擒,陆机以才名冠世见杀,霍光败于权势逼君,石崇死于财富敌国,皆以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