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9/1/18 17:37:4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小题,约23480字。

  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2月)月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猎鹰作为猛禽被崇拜为神鸟,在隋唐文献里 __,隋唐文学家笔下出现了大量吟诵鹰鹞 的诗歌。唐代懿德太子李重润墓留存了胡人架鹰擎雕壁画,金乡县主墓里胡人骑马狩猎俑中也 有手持鹞隼者,都    _ _地描绘了当时的皇家贵族的野猎生活。草原上胡人自古便有驯鹰、 养鹰的传统,饲养猎鹰在当地是权威和财富的象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所以被 认为是神鸟圣禽。猎鹰、驯鹰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影响,从汉唐至明清  _       _。贵族 王室对猎鹰   _       _,常常将猎鹰当作重要的家庭成员,对猎鹰有着非同寻常的爱护之情。唐 人对鹰的喜爱超出其他朝代,所以唐诗中有关猎鹰的描述也颇多。在猎鹰身上凝聚着唐代贵族 的激情风采和原始野性,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标志,这些了不起的艺 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俯拾即是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顶礼膜拜
  B. 目不暇接   有板有眼   历久弥坚   情有独钟
  C. 目不暇接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顶礼膜拜
  D. 俯拾即是   惟妙惟肖   历久不衰   情有独钟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可以与天神沟通,翱翔天空
  B. 在宗教文化里,猎鹰翱翔天空,可以与天神沟通
  C. 猎鹰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可以与天神沟通
  D. 猎鹰与天神沟通,可以翱翔天空,在宗教文化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B.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C.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是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值得我们一睹其风采。
  D. 唐代诗文中的猎鹰反映了唐代文学家对贵族生活的再现,这些了不起的艺术创造我们值得一睹其风采。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葫芦谐音“福禄”,代表着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 季羡林提到,“我国民族确属兄弟民族,具有共同的原始葫芦文化传统”。葫芦外形柔和圆润、 线条流畅,上下球体浑然天成,符合“尚和合”“求大同”的理念。“左瓢右瓢,可盛千百福 禄;大肚小肚,能容天下万物”,葫芦蕴含着多层次的吉祥文化,幸福、平安、和谐、多子等。 可以说,葫芦身上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