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三斧定乾坤——高考作文临场策略
- 资源简介:
约11360字。
三斧定乾坤——高考作文临场策略
考场作文有秘诀吗?有。
但其实也并不神秘,三斧就能定乾坤:素材联想,立意锁定,思路梳理。
然后胸有成竹地下笔成文,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素材联想
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材料作文,拿到题目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素材联想。所谓素材联想,就是联想与题目所给的话题或题目所给的材料相近、相反或相关的素材,为写作准备原料,开掘情感,引发思考。
1、相近联想。指同类事物间的同质同构的联想。如由青年工人韩志雄利用工余的“少睡一会儿,少玩一会儿,少聊一会儿”的“三少”时间钻研技术,终成技术革新能手,联想到三国时期随兄经商的董遇,利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这余,阴雨者时之余”的“三余”时间读书,终成学问家;想到欧阳修利用“马上”、“忱上”、“厕上”的“三上”时间进行艺术构思,终成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这都是惜时如金的同质同构的联想。这种联想一般是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由古到今等等。
又譬如2013年浙江高考作文题:
中国作家丰子恺: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
英国作家赫胥黎:为什么人类的年龄在延长,而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
美国作家菲尔丁: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那就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三则引言关于作者国籍弄错的乌龙事件虽然有些不可思议,但这个话题还是很有价值的。
看到这几则引言,我们应该会联想到一些相类的素材。
譬如泰戈尔的诗句:“上帝等待着人在智慧里重新获得他的童年。”“每个孩子出生时,都带来讯息:神还没有对人失望灰心。”叔本华的名句:“每个小孩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天才,而每个天才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孩子。……事实上,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就是因为他把儿童期所特有的、占据优势的感觉系统和认知活动,以某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持久不断地保持终生。” 美国波兹曼的作品《童年的消逝》,杰克逊的歌曲《童年》,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绿山墙的安妮》等等。
2、相似联想。指两种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现象,因在某一点上有所相似而展开的联想。相似而不同质是其特点。高考作文考题,很多都可以用这种联想去构思。如浙江一考生就由“童年”“童心”这一话题联想到了现代儿童的过分早熟如同“瓜未熟蒂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