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60字。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设计
广州市华师附中新世界学校:王传平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生活的经历。
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3.、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4、培养热爱大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的童心。
教学重、难点 :
1、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体会课文表现出的童真与童趣.( 2 )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
2、难点:(1)对三味书屋内容和写法和理解。(2)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课文大意,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了解文章内容,把握全文结构,重点研读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自己难忘的童年,好像蒲公英的一粒种子撑起毛绒绒的絮伞离开母亲的怀抱到大自然去寻找自己的天地一样,包含着依恋与向往。鲁迅先生在他四十五岁时,回忆自己童年时期的往事,写下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回忆性散文,这是朵“夕拾”的小花,字里行间蕴含着纯真、质朴之情。阅读时要细心体会。(多媒体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
有关鲁迅的文学常识。
读一读(请一小组开火车)(学生说、互相纠正、教师指导、集体朗读)。
2、学生速读,感知课文内容。
a、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依题目所示,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并找出这两个部分起止句中的过渡段。(根据本文标题的结构“从……到……”分清写百草园和写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 (1-8)节、 (9-24)节,第9节是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段。 )
b第一部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从哪一句中可以看出来? “似乎确凿”是否矛盾?为什么?
热爱大自然,怀念百草园的生活。(从“是我的乐园”这一句能看出来。)
c欣赏作者笔下百草园的景色,引导学生认真朗读,注意朗读的节奏、速度与情感,感知内容。思考问题组:
找出其中的关联词,略写了什么?详写了什么?(略写部分从整体来描写,略写部分从局部来描写。)
详写部分重点突出了哪些内容?
哪些词语运用准确?运用了几种写作顺序?从哪些角度来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描写了几个季节的景色?
D美女蛇的故事、冬天捕鸟①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与“无限趣味”有什么联系?插叙美女蛇的故事, 作用是什么?②读7、8段,说一说冬天的百草园又有怎样的趣味;作者为什么能把捕鸟的过程描绘地栩栩如生?画出捕鸟过程的一连串动词,并体会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