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系列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6份)
- 资源简介: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
高二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专题学案.doc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古诗文阅读练习.doc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doc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练习.doc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练习.doc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doc
《陈情表》《项脊轩志》《渔父》《报任安书》《逍遥游》《兰亭集序》《滕王阁序》
一、 重点实词归纳整理训练
(一)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并予以记忆。
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
夙: 凶:
2. 慈父见背 见背:
3. 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 息:
4.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寻: 除:
5. 岂敢盘桓 盘桓:
6. 室始洞然 洞然:
7. 亦遂增胜 胜:
8. 珊珊可爱 珊珊:
9. 再变 再:
10. 比去 比:
11. 曩者辱赐书 曩者:
12. 若望仆不相师 望:
13. 请略陈固陋 固陋:
14. 特以为智穷罪极 特:
15. 其次不辱理色 理色:
16. 其次诎体受辱 诎体:
17. 其次关木索、被箠楚受辱 被:
18.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 婴:
19. 审矣,何足怪乎 审:
20. 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
绳墨:
21. 以稍陵迟 稍:
22. 亦颇识去就之分矣 去就之分:
23. 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 缧绁:
24. 《兵法》修列 修列:
25. 不韦迁蜀 迁:
26. 不得通其道 通:
27. 思来者 来者:
28.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愠:
29. 重为乡党所笑 乡党:
30. 身直为闺阁之臣
直: 闺阁之臣:
31. 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
宁得: 引:
32. 以通其狂惑 通:
33. 无乃与仆之私心剌谬乎 剌谬:
34. 今虽欲自雕琢 雕琢:
35.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
36.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淈:
37. 渔父莞尔而笑 莞尔:
38. 怒而飞 怒:
39.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坳:
40. 置杯焉则胶 胶:
41. 众人匹之 匹:
42. 未有知其修者 修:
43. 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加劝:
44. 不能喻之于怀 喻:
45. 少长咸集 咸:
46. 列坐其次 次:
47. 信可乐也 信:
……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剪纸创新莫失文化根性
陈 竟
剪纸,在中国已有3 000余年的历史。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技艺,它美化着老百姓的生活,也承载着民族的审美内涵,所以世代流传并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至数十个国家。今天,生活方式虽已改变,但剪纸却并未从大众视野消失——不光是在中国,美国、瑞士、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家也成立了剪纸组织,也会举办展览,进行艺术交流等。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中国成为世界剪纸艺术交流的中心。剪纸热起来,并在适应时代审美的需求中进行着求新、求变的探讨。
借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东风,全国各地的剪纸组织,纷纷举办剪纸展览、出版剪纸书籍、组织剪纸培训班、在学校开设剪纸课,各地争相申报县、市、省、全国级“非遗”……其中也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侵蚀着剪纸的健康发展——一些人以政绩、赚钱为目的,以创新为借口,将中国剪纸引向商业化、低俗化、机器化的发展道路。甚至,某些剪纸大赛的评委大多是外行,某些学校美术教师不了解剪纸却进行授课……在缺乏正确的引导方向、缺乏多方位护航的情况下,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一些青年剪纸创作者盲目崇洋,把作品在国外展览获奖作为最高追求,以创作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巨幅剪刻纸为荣,把外国绘画化、荒诞化的剪纸当成宝贝。甚至有人提出,传统民间剪纸已无生存的土壤,要另搞一套“创新剪纸”,美其名曰“新写实主义”。这都致使在剪纸展览、学校课堂上出现许多假冒、低劣、失去文化根性的剪纸。
失去文化根性,便意味着剪纸会失去其所承载的形象内涵。传统剪纸的出现与发展,始终根植于人民对生活的理解和创造中:一把剪子、一张红纸,随创作者的想象和喜好自然成形,它不拘泥于时空和透视等限制,采用简括、夸张、套叠、复合等方法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对生活的感悟。失去文化根性,还意味着剪纸会失去其所承载的情感温度。剪纸之所以能延绵数千年,在于它始终根植于中国人的审美和情感需求:无论是窗户上的贴花,还是门板上的小人,形色各异的形象是人民表达生活情感、表达审美需求的重要载体。正是这种文化根性,保证了剪纸在时间长河中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一旦发生脱离,便容易失去剪纸的灵魂。鉴于此,创新必须顺应时代、顺应生活,绝不能肆意而为。追求形式上的现代性并非不对,但必须要站在传统这个巨人的肩膀上。
产生一些不良倾向的原因有多种,概括而言有市场的诱惑——致使从业者的队伍良莠不齐,观念发生错位;有传承上的断裂——传统的师徒传授、家族相传等传承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还是文化土壤的缺失——改革开放以来,在追赶现代化的步伐中,传统文化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中出现断裂,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因此,剪纸的良性发展,必然有赖于文化大环境的改观。
剪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支脉络。它的创新发展与其他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一样,绝不能“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去人民化”。在守住自己根脉的基础上进行时代面貌的开创,剪刀上的艺术之花才会璀璨盛开。
(有删改)
1. 剪纸的文化根性是什么?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
____
2. 剪纸艺术发展过程中产生一些乱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____
3. 如何发展中华剪纸艺术?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简要谈谈你的建议。
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4—6题。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黄 金
① 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
……
文学类文本阅读(一)
一、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4题。
主教工作
[法]雨 果
次日破晓,卞福汝主教在他的园中散步。马格洛大娘慌慌张张地向他跑来。
“我的主教,那个人已经走了!银器也偷去了。”
主教正弯下腰去,拾起一株被那篮子压折的秋海棠,那是篮子从花坛落到地下把它压折了的。主教听到马格洛大娘的叫声,又站立起。
马格洛大娘一面嚷,眼睛却落在园子的一角上,那儿还看得出越墙的痕迹。墙上的垛子也弄掉了一个。
“您瞧!他是从那儿逃走的。他跳进了车网巷!呀!可耻的东西!他偷了我们的银器!”
主教沉默了一会儿,随后他张开那双严肃的眼睛,柔声向马格洛大娘说:
“首先,那些银器难道真是我们的吗?”
马格洛大娘不敢说下去了。又是一阵沉寂。随后,主教继续说:
“马格洛大娘,我占用那些银器已经很久了。那是属于穷人的。那个人是什么人呢?当然是个穷人了。”
“真想不到!”马格洛大娘一面走来走去,一面自言自语,“招待这样一个人,并且让他睡在自己的旁边!幸而他只偷了一点儿东西!我的上帝!想想都使人寒毛直竖。”
正在这时,有人敲门。
“请进。”主教说。
门开了,一群狠巴巴的陌生人出现在门边。三个人揪着另一个人的衣领。那三个人是警察,另一个就是冉阿让。
一个警察队长,仿佛是率领那群人的,起先立在门边。他进来,行了个军礼,向主教走去。
“我的主教……”他说。
冉阿让先头好像是垂头丧气的,听了这称呼,忽然抬起头来,露出大吃一惊的神气。
“我的主教,”他低声说,“那么,他不是本教堂的神父了……”
“不准开口!”一个警察说,“这是主教先生。”
但是卞福汝主教尽他的高年所允许的速度迎上去。
“呀!您来了!”他望着冉阿让大声说,“我真高兴看见您。怎么!那一对烛台,我也送给您了,那和其余的东西一样,都是银的,您可以变卖两百法郎。您为什么没有把那对烛台和餐具一同带去呢?”
冉阿让睁圆了眼睛,瞧着那位年高可敬的主教。他的面色,绝没有一种人类文字可以表达得出来。
“我的主教,”警察队长说,“难道这人说的话是真的吗?我们碰到了他。他走路的样子好像是个想逃跑的人。我们就把他拦下来看看。他拿着这些银器……”
“他还向你们说过,”主教笑容可掬地岔着说,“这些银器是一个神父老头儿给他的,他还在他家里宿了一夜。我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们又把他带回到此地。对吗?你们误会了。”
“既是这样,”队长说,“我们可以把他放走吗?”
“当然。”主教回答说。
警察释放了冉阿让,他向后退了几步。
“你们真让我走吗?”他说,仿佛是在梦中,字音也几乎没有吐清楚。
“现在,”主教说,“您可以放心走了。呀!还有一件事,我的朋友,您再来时,不必走园里。您随时都可以由街上的那扇门进出。白天和夜里,它都只上一个活闩。”
这时冉阿让像是个要昏倒的人。
主教走到他身边,低声向他说:
“不要忘记,永远不要忘记您允诺过我,您用这些银子是为了成为一个诚实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