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语文备战中考:古诗词鉴赏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 资源简介:
约13980个字。
备战中考:古诗词鉴赏五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庐丰民族中学曾传康整理
古诗词鉴赏题是近年来中考语文试题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我们福建省中考对古诗词鉴赏考点主要集中在:字、词、句赏析;画面描述;形象分析、主旨把握;表现手法赏析等。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分值在分左右,题量一般为2个小题。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现结合本人20多年来的学经验将古诗词鉴赏题的答题技巧归纳如下:
一、品味炼字类
[题目形式]
(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或含义?
(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或妙),你觉得呢?
(3)“某”字(或词)能改为“某”字(或词)吗?请简述理由。
(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简述理由。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答题要点:解释字词的含义﹢分析字词所表达的内容﹢表达的情感﹢表达效果。
[题型示例]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二、名句赏析类
[题目形式]
(1)某诗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
(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
(3)从某句诗中领悟到什么人生哲理?
[应对策略]
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